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第10-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35页 |
2.1 组织家庭支持感 | 第16-23页 |
2.1.1 组织家庭支持感的概念 | 第16-17页 |
2.1.2 组织家庭支持感的划分和测量 | 第17-21页 |
2.1.3 组织家庭支持感的相关变量研究 | 第21-23页 |
2.2 工作家庭平衡 | 第23-28页 |
2.2.1 工作家庭平衡的概念 | 第23-25页 |
2.2.2 工作家庭平衡的前因和结果变量 | 第25-28页 |
2.3 离职倾向 | 第28-30页 |
2.3.1 离职倾向的概念 | 第28-29页 |
2.3.2 离职倾向的变量研究 | 第29-30页 |
2.4 控制点 | 第30-33页 |
2.4.1 控制点的概念 | 第30-31页 |
2.4.2 控制点的相关变量研究 | 第31-33页 |
2.5 文献回顾小结 | 第33-35页 |
2.5.1 以往研究小结 | 第33页 |
2.5.2 以往研究不足 | 第33-35页 |
第三章 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 | 第35-43页 |
3.1 研究模型 | 第35页 |
3.2 组织家庭支持感对工作家庭平衡的影响 | 第35-38页 |
3.3 组织家庭支持感对离职倾向的影响 | 第38-39页 |
3.4 工作家庭平衡对离职倾向的影响 | 第39页 |
3.5 工作家庭平衡的中介作用 | 第39-40页 |
3.6 内控程度的调节作用 | 第40-43页 |
3.6.1 内控程度在组织家庭支持感和离职倾向之间的调节作用 | 第40-41页 |
3.6.2 内控程度在组织家庭支持感和工作家庭平衡之间的调节作用 | 第41-43页 |
第四章 问卷调查与分析 | 第43-49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43页 |
4.2 研究对象 | 第43-45页 |
4.3 问卷和量表设计 | 第45-46页 |
4.4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6页 |
4.5 量表信度、效度检验 | 第46-49页 |
4.5.1 同源方差分析 | 第46-47页 |
4.5.2 量表信度检验 | 第47页 |
4.5.3 量表效度检验 | 第47-49页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第49-60页 |
5.1 相关分析 | 第49页 |
5.2 回归分析 | 第49-53页 |
5.2.1 组织家庭支持感和工作家庭平衡的回归分析 | 第53页 |
5.2.2 组织家庭支持感和离职倾向的回归分析 | 第53页 |
5.2.3 工作家庭平衡对离职倾向的回归分析 | 第53页 |
5.3 工作家庭平衡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53-55页 |
5.3.1 工作家庭平衡在工具性支持感和离职倾向之间的中介作用 | 第54页 |
5.3.2 工作家庭平衡在情感性支持感和离职倾向之间的中介作用 | 第54-55页 |
5.3.3 工作家庭平衡在职业生涯后果控制和离职倾向之间的中介作用 | 第55页 |
5.4 内控程度的调节作用分析 | 第55-60页 |
5.4.1 内控程度在组织家庭支持感和离职倾向之间的调节作用 | 第55-58页 |
5.4.2 内控程度在组织家庭支持感和工作家庭平衡之间的调节作用 | 第58-60页 |
第六章 讨论与研究结论 | 第60-69页 |
6.1 实证研究结果 | 第60-61页 |
6.2 实证研究结果讨论 | 第61-64页 |
6.2.1 组织家庭支持感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 | 第61-62页 |
6.2.2 工作家庭平衡的中介作用 | 第62页 |
6.2.3 内控程度的调节作用 | 第62-64页 |
6.3 研究结论 | 第64页 |
6.4 管理启示 | 第64-66页 |
6.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66-67页 |
6.6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67-68页 |
6.7 研究的未来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82页 |
附录 | 第82-85页 |
后记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