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23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 1.3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20-22页 |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2-23页 |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3-29页 |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5页 |
| 2.1.1 TRIZ理论 | 第23页 |
| 2.1.2 员工培训 | 第23-24页 |
| 2.1.3 创新绩效 | 第24-25页 |
| 2.2 理论基础 | 第25-29页 |
| 2.2.1 组织学习理论 | 第25-26页 |
| 2.2.2 知识吸收能力理论 | 第26-27页 |
| 2.2.3 培训效果评估理论 | 第27-28页 |
| 2.2.4 技术创新理论 | 第28-29页 |
| 第3章 研究设计 | 第29-41页 |
| 3.1 研究假设 | 第29-35页 |
| 3.1.1 TRIZ创新方法培训组织因素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 | 第30-32页 |
| 3.1.2 TRIZ创新方法培训个人因素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 | 第32-33页 |
| 3.1.3 TRIZ创新方法培训系统因素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 | 第33-35页 |
| 3.2 研究模型 | 第35页 |
| 3.3 问卷设计 | 第35-39页 |
| 3.3.1 问卷设计的总体原则 | 第35-36页 |
| 3.3.2 问卷测量项目 | 第36-39页 |
| 3.4 调研方案设计 | 第39-41页 |
| 3.4.1 调研目的 | 第39页 |
| 3.4.2 研究对象 | 第39页 |
| 3.4.3 抽样过程 | 第39-41页 |
| 第4章 实证分析 | 第41-56页 |
| 4.1 样本描述分析 | 第41-44页 |
| 4.1.1 培训主办机构 | 第41页 |
| 4.1.2 个人特征 | 第41-43页 |
| 4.1.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3-44页 |
| 4.2 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44-46页 |
| 4.2.1 信度分析 | 第44页 |
| 4.2.2 效度分析 | 第44-45页 |
| 4.2.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45-46页 |
| 4.2.4 同源偏差检验 | 第46页 |
| 4.3 相关性分析 | 第46-48页 |
| 4.4 回归分析 | 第48-55页 |
| 4.4.1 创新方法培训组织因素对创新行为的一元回归分析 | 第48-49页 |
| 4.4.2 创新方法培训组织因素对创新结果的一元回归分析 | 第49页 |
| 4.4.3 创新方法培训个人因素对创新行为的一元回归分析 | 第49-50页 |
| 4.4.4 创新方法培训个人因素对创新结果的一元回归分析 | 第50-51页 |
| 4.4.5 创新方法培训系统因素对创新行为的一元回归分析 | 第51-52页 |
| 4.4.6 创新方法培训系统因素对创新结果的一元回归分析 | 第52-53页 |
| 4.4.7 创新方法培训与创新绩效多元回归分析 | 第53-54页 |
| 4.4.8 创新方法培训各维度与创新绩效多元回归分析 | 第54-55页 |
| 4.5 小结 | 第55-56页 |
| 第5章 结果讨论与对策建议 | 第56-63页 |
| 5.1 结果结论 | 第56-58页 |
| 5.2 对策建议 | 第58-61页 |
| 5.3 研究展望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附录A 调查问卷 | 第69-73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