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1.5 研究创新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1页 |
2.1.1 创客教育 | 第18-19页 |
2.1.2 教学项目 | 第19-20页 |
2.1.3 项目教学法 | 第20-21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2.2.1 创课教育理论 | 第21页 |
2.2.2 项目教学理论 | 第21页 |
2.2.3 项目设计理论 | 第21-22页 |
2.2.4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2-23页 |
第三章 信息技术课程分析 | 第23-26页 |
3.1 信息技术课程 | 第23-24页 |
3.1.1 课程性质 | 第23页 |
3.1.2 课程目标 | 第23-24页 |
3.1.3 课程实施 | 第24页 |
3.2 崇德实验学校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分析 | 第24-26页 |
3.2.1 崇德实验学校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 第24-25页 |
3.2.2 崇德实验学校创客教育活动开展 | 第25-26页 |
第四章 基于创客教育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项目设计 | 第26-45页 |
4.1 基于创客教育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项目构成 | 第26-29页 |
4.1.1 基于创客教育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项目的构成要素 | 第26-28页 |
4.1.2 基于创客教育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项目设计的内容定位 | 第28-29页 |
4.2 基于创客教育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项目设计原则 | 第29-30页 |
4.2.1 基础性原则 | 第29页 |
4.2.2 整合性原则 | 第29页 |
4.2.3 缜密性原则 | 第29页 |
4.2.4 情景性原则 | 第29-30页 |
4.2.5 创新性原则 | 第30页 |
4.2.6 实践性原则 | 第30页 |
4.3 基于创客教育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项目设计策略 | 第30-31页 |
4.3.1 教学需求 | 第30-31页 |
4.3.2 学生发展需求 | 第31页 |
4.4 基于创客教育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学项目设计流程 | 第31-33页 |
4.5 基于创客教育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学项目设计的评价量表 | 第33-34页 |
4.6 基于创客教育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项目设计案例 | 第34-45页 |
4.6.1 项目案例一:《海底蛟龙——潜艇》 | 第34-37页 |
4.6.2 项目案例二:《西游记故事人物记》 | 第37-42页 |
4.6.3 项目案例三:《孙悟空变变变——形状补间动》 | 第42-45页 |
第五章 基于创客教育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项目设计实验研究 | 第45-55页 |
5.1 实验研究的开展 | 第45-47页 |
5.1.1 实验研究安排 | 第45页 |
5.1.2 实验研究与分析 | 第45-47页 |
5.2 项目教学效果分析 | 第47-55页 |
5.2.1 学习态度分析 | 第47-49页 |
5.2.2 创造力倾向分析 | 第49-51页 |
5.2.3 协作能力分析 | 第51-52页 |
5.2.4 对基于创客教育教学项目设计的满意度分析 | 第52-5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8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55-57页 |
6.1.1 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6.1.2 研究不足之处 | 第56-57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1-62页 |
附录1 研究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调查表 | 第62-63页 |
附录2 项目作品评价表 | 第63-65页 |
附录3 小组成员任务分配表 | 第65-66页 |
附录4 学习态度量表 | 第66-67页 |
附录5 创造力倾向调查表 | 第67-68页 |
附录6 协作能力和满意度调查问卷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