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河北保津高速收费员绩效考核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3 综述小结第12页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第12-13页
第2章 绩效考核相关理论概述第13-22页
    2.1 绩效考核的相关理论基础第13-15页
        2.1.1 组织行为学理论第13页
        2.1.2 人本主义管理理论第13-14页
        2.1.3 激励理论第14-15页
    2.2 绩效考核相关概念第15-16页
        2.2.1 绩效与绩效管理第15页
        2.2.2 绩效考核第15-16页
    2.3 绩效考核的基本原则第16-18页
    2.4 绩效考核的方法第18-20页
        2.4.1 相对评价法第18页
        2.4.2 绝对评价法第18-19页
        2.4.3 描述法第19页
        2.4.4 目标绩效考核法第19-20页
    2.5 绩效考核的目的第20页
    2.6 绩效考核的过程第20-21页
    2.7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3章 河北保津高速收费员绩效考核体系与问题分析第22-31页
    3.1 河北保津高速基本情况第22页
    3.2 河北保津高速收费员绩效考核体系现状第22-26页
        3.2.1 河北保津高速收费员绩效考核标准及考核方法第22-24页
        3.2.2 河北保津高速的工资制度第24-26页
    3.3 河北保津高速收费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第26-29页
        3.3.1 绩效考核的评价体系不完善第27页
        3.3.2 绩效考核评价指标设置不合理第27页
        3.3.3 绩效考核宣传不到位,员工存在认识误区第27-28页
        3.3.4 绩效考核与公司效益相关性不大第28页
        3.3.5 重结果,轻过程第28页
        3.3.6 考核结果无反馈第28-29页
        3.3.7 忽视日常绩效考核的重要性第29页
    3.4 现有收费员绩效考核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9-30页
        3.4.1 企业文化的支持力度不够第29页
        3.4.2 管理人员对绩效考核认识不足第29-30页
        3.4.3 责、权、利不统一第30页
        3.4.4 薪酬福利配套不足第30页
    3.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4章 河北保津高速收费员星级考核体系设计第31-44页
    4.1 概念释义第31-33页
        4.1.1 KPI理论基础第31页
        4.1.2 收费员星级考核体系概述第31-32页
        4.1.3 收费员星级考核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第32页
        4.1.4 收费员星级考核体系设计的目标第32-33页
    4.2 收费员星级考核体系设计方案第33-42页
        4.2.1 明确收费员的工作职责第33-34页
        4.2.2 建立收费员星级考核领导小组第34-35页
        4.2.3 收费员星级考核指标的设置及原因分析第35-39页
        4.2.4 收费员星级考核方法第39-42页
    4.3 收费员星级等级设置及星级待遇第42-43页
        4.3.1 收费员星级等级设置第42页
        4.3.2 收费员星级待遇第42-43页
    4.4 考核说明第43页
    4.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5章 河北保津高速收费员星级考核体系实施情况第44-50页
    5.1 星级考核体系实施运行效果第44-47页
        5.1.1 服务投诉第44-45页
        5.1.2 文明服务第45-46页
        5.1.3 司乘满意度第46-47页
        5.1.4 收费差错率第47页
    5.2 星级考核体系的研究成果及应用价值第47-49页
        5.2.1 加强绩效考核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第47-48页
        5.2.2 营造了良好的绩效考核氛围第48页
        5.2.3 考核结果的多元化应用第48页
        5.2.4 对员工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第48-49页
    5.3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0-52页
    6.1 结论第50页
    6.2 展望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56页
附录第56-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薄壁空心桥墩的震损机理研究
下一篇:空腔对爆破荷载作用下的隧道动力特性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