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东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3-24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1.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2.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3.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第18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四)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页 |
(五)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1.农村留守儿童 | 第20-21页 |
2.农村教育 | 第21页 |
(六) 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1.关怀教育理论 | 第21-22页 |
2.教育公平理论 | 第22-24页 |
一、邵东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调查 | 第24-35页 |
(一) 调查情况分析 | 第24-27页 |
1.邵东县概况 | 第24-25页 |
2.邵东县教育概况 | 第25-26页 |
3.调查对象 | 第26页 |
4.调查内容及方式 | 第26-27页 |
(二) 邵东县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 | 第27-35页 |
1.家庭教育情况 | 第27-31页 |
2.学校教育情况 | 第31-32页 |
3.社会教育情况 | 第32-35页 |
二、邵东县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 | 第35-40页 |
(一) 家庭教育的弱化 | 第35-36页 |
1.父母教育的不完整性 | 第35页 |
2.家庭辅导教育流于形式 | 第35-36页 |
3.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 第36页 |
(二) 学校教育力所不及 | 第36-38页 |
1.教学设施简陋 | 第37页 |
2.教师任务繁重 | 第37-38页 |
3.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 | 第38页 |
(三) 社会教育引导不足 | 第38-40页 |
1.政策及公益活动聚焦物质而轻精神 | 第38-39页 |
2.乡村文化环境不佳 | 第39-40页 |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0-45页 |
(一) 传统家庭作用丧失 | 第40-41页 |
1.父母角色淡出 | 第40页 |
2.祖辈监护人能力有限 | 第40-41页 |
3.教育观念落后 | 第41页 |
(二) 农村学校教育相对落后 | 第41-43页 |
1.教育资源匮乏 | 第41-42页 |
2.学校教师资源结构性短缺 | 第42页 |
3.家校沟通不受重视 | 第42-43页 |
(三) 社会保障缺乏制度约束 | 第43-45页 |
1.社会关注焦点存在偏差 | 第43-44页 |
2.乡村文化的虚化 | 第44-45页 |
四、邵东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 | 第45-55页 |
(一) 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 第45-47页 |
1.缺位不缺职 | 第45-46页 |
2.提高监护人的素质 | 第46页 |
3.改变家庭教育观念 | 第46-47页 |
(二) 实现学校教育的补偿功能 | 第47-50页 |
1.完善学校教育设施 | 第47-48页 |
2.提高校际合作 | 第48-49页 |
3.家校沟通制度化 | 第49-50页 |
4.规划家庭辅导教育的补偿方式 | 第50页 |
(三) 发挥社会的帮扶作用 | 第50-52页 |
1.转变物质——精神的关怀方式 | 第50-51页 |
2.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 | 第51-52页 |
(四) 强化政府顶层设计和规划 | 第52-55页 |
1.大力发展地方经济 | 第52页 |
2.改善农村教育环境 | 第52-53页 |
3.健全落实相关的政策法规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