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粮食加工工业论文--薯类制食品论文

气调包装对鲜切马铃薯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引言第10-18页
    1.1 鲜切马铃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13页
        1.1.1 鲜切果蔬含义及特点第10页
        1.1.2 鲜切马铃薯加工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0-11页
        1.1.3 鲜切马铃薯的品质变化第11-13页
            1.1.3.1 鲜切马铃薯水分和维生素的变化第11-12页
            1.1.3.2 鲜切马铃薯组织褐变的机理和条件第12-13页
        1.1.4 微生物引起的鲜切马铃薯品质变化第13页
    1.2 鲜切果蔬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3-17页
        1.2.1 鲜切果蔬的低温保鲜技术第13-14页
        1.2.2 鲜切果蔬的涂膜保鲜技术第14页
        1.2.3 鲜切果蔬的护色保鲜技术第14-15页
        1.2.4 鲜切果蔬的综合保鲜技术第15页
        1.2.5 鲜切果蔬的气调保鲜技术第15-17页
            1.2.5.1 MAP技术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应用第15-16页
            1.2.5.2 鲜切果蔬产品常用的气调包装材料及其性能第16-17页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7页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2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18-26页
    2.1 材料第18-19页
        2.1.1 试验材料第18页
        2.1.2 化学试剂第18页
        2.1.3 试验主要使用设备第18-19页
    2.2 试验设计第19-23页
        2.2.1 鲜切马铃薯的基本工艺流程第19-20页
        2.2.2 预处理方式对气调包装鲜切马铃薯保鲜效果的影响第20-21页
            2.2.2.1 单一预处理对气调包装鲜切马铃薯保鲜效果的影响第20页
            2.2.2.2 不同预处理方式结合对鲜切马铃薯保鲜效果的影响第20-21页
        2.2.3 气调包装单一气体浓度最佳条件的研究第21-22页
            2.2.3.1 最适宜鲜切马铃薯气调包装的单一气体浓度区间第21-22页
            2.2.3.2 鲜切马铃薯气调包装单一气体最佳浓度第22页
            2.2.3.3 通过对照实验确定鲜切马铃薯最佳气调包装材料第22页
        2.2.4 不同包装材料混合气调气体浓度对鲜切马铃薯品质影响第22-23页
            2.2.4.1 四因素多水平正交试验确定气体浓度配比第22-23页
    2.3 试验方法第23-26页
        2.3.1 项目测定及方法第23-26页
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26-41页
    3.1 预处理方式对鲜切马铃薯切片感官品质的影响第26-28页
        3.1.1 单一预处理方式的鲜切马铃薯感官品质第26-28页
            3.1.1.1 多种预处理结合的方式的鲜切马铃薯感官评分第27页
            3.1.1.2 多种预处理结合的方式的鲜切马铃薯货架期第27-28页
    3.2 气调包装中单一指标气体浓度的选择第28-35页
        3.2.1 气调包装中单一气体的最佳浓度的选择第28-31页
            3.2.1.1 鲜切马铃薯气调包装中CO_2的最佳浓度区间第28-30页
            3.2.1.2 鲜切马铃薯气调包装中O_2的最佳浓度区间第30-31页
        3.2.2 鲜切马铃薯不同包装材料MAP包装中单一气体的最佳浓度第31-35页
            3.2.2.1 鲜切马铃薯气调包装中CO_2的最佳浓度第31-33页
                3.2.2.1.1 不同包装膜包装最适CO_2气体浓度的货架期第33页
            3.2.2.2 鲜切马铃薯气调包装中O_2的最佳浓度第33-35页
                3.2.2.2.1 不同包装膜包装最适O_2气体浓度的货架期第35页
    3.3 鲜切马铃薯混合气调包装的最佳条件第35-41页
        3.3.1 正交试验确定最适合鲜切马铃薯的气体浓度配比第35-38页
            3.3.1.2 最适合鲜切马铃薯的气体浓度配比的验证试验第37-38页
        3.4.2 鲜切马铃薯混合气调包装的综合指标评价第38-41页
            3.4.2.1 混合气调包装中鲜切马铃薯的感官品质第38页
            3.4.2.2 混合气调包装中鲜切马铃薯VC含量的变化及分析第38-39页
            3.4.2.3 混合气调包装中鲜切马铃薯褐变度的变化及分析第39页
            3.4.2.4 混合气调包装中鲜切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及分析第39-40页
            3.4.2.5 混合气调包装中鲜切马铃薯酒精度的变化及分析第40-41页
            3.4.2.6 鲜切马铃薯的微生物检测第41页
4 讨论第41-42页
    4.1 预处理对鲜切马铃薯抑制褐变效果显著第41页
    4.2 包装材料的选取对鲜切马铃薯MAP影响很大第41-42页
    4.3 混合气调包装有利于鲜切马铃薯产品的贮藏第42页
5 结论与创新点第42-44页
    5.1 结论第42-43页
    5.2 创新点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作者简介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疆核桃青皮总黄酮提取及分离纯化研究
下一篇:具有抑菌活性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