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一、 引言 | 第7页 |
二、 阅读教学的概述 | 第7-8页 |
(一) 阅读 | 第7页 |
(二) 语文阅读教学 | 第7-8页 |
三、 语文阅读教学的原则 | 第8-12页 |
(一) “五四”时期到建国前的语文阅读教学原则(1919-1949) | 第8-9页 |
1. 逐步讲解的原则 | 第8页 |
2. 讲述法的原则 | 第8页 |
3. 灌输式的原则 | 第8页 |
4. 以教师为主体的原则 | 第8-9页 |
5. 以教材为中心的原则 | 第9页 |
6. 以课堂为中心的原则 | 第9页 |
(二) 新中国时期的阅读教学原则(1949-2001) | 第9-10页 |
1. 以文章分析为主原则 | 第9页 |
2. 教学过程模式化原则 | 第9页 |
3. 讲读为中心的原则 | 第9-10页 |
4.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 第10页 |
5. 读写结合的原则 | 第10页 |
(三) 新课改下的阅读教学原则(2001-2011) | 第10-12页 |
1. 师生平等对话原则 | 第10页 |
2. 听说读写和谐统一的原则 | 第10-11页 |
3.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原则 | 第11页 |
4. 智力与非智力共同发展的原则 | 第11页 |
5. 启发性的原则 | 第11-12页 |
6. 课内外相结合的原则 | 第12页 |
(四)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原则在现实中的扬弃 | 第12页 |
1. 继承和发展 | 第12页 |
2. 剔除与舍弃 | 第12页 |
四、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原则的贯彻与应用 | 第12-15页 |
(一) 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第12-13页 |
(二) 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 第13页 |
(三) 坚持多鼓励、少批评 | 第13-14页 |
(四) 运用不同的课堂教学方法 | 第14页 |
(五) 引导学生探究式阅读 | 第14-15页 |
(六) 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 第15页 |
五、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原则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15-17页 |
(一) 教学活动的双边参与性 | 第15-16页 |
(二) 培养综合能力要有侧重点 | 第16页 |
(三)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不等于放任自流 | 第16页 |
(四) 教学方法不能单一化 | 第16-17页 |
(五) 把握探究式阅读的度 | 第17页 |
(六) 课外读物具体化 | 第17页 |
六、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说话教学之间的关系 | 第17-20页 |
(一)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关系 | 第17-19页 |
1. 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 | 第18页 |
2.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互渗透的关系 | 第18-19页 |
(二) 阅读教学与说话教学的关系 | 第19-20页 |
1. 说话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基础 | 第19页 |
2. 阅读教学中渗透说话教学 | 第19-20页 |
七、 结束语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2页 |
致谢 | 第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