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儿童心理学论文

小学生书写产生特点及其与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比较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0-24页
    1 书写产生第11-18页
        1.1 书写产生的概念界定第11页
        1.2 书写产生模型第11-12页
        1.3 书写产生的研究范式第12-13页
            1.3.1 图片..词汇干扰范式第12页
            1.3.2 内隐启动范式第12页
            1.3.3 掩蔽启动范式第12-13页
        1.4 书写产生的相关研究第13-18页
            1.4.1 书写产生与语音中介假设第13-14页
            1.4.2 书写产生与正字法通路第14-15页
            1.4.3 书写产生的眼动研究第15-16页
            1.4.4 书写产生的发展特点第16页
            1.4.5 书写产生与口语产生的比较第16-17页
            1.4.6 书写产生的认知神经研究第17-18页
    2 发展性阅读障碍第18-22页
        2.1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界定第18页
        2.2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筛选第18-19页
        2.3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相关研究第19-21页
            2.3.1 发展性阅读障碍与语音说第19-20页
            2.3.2 发展性阅读障碍与双重假设说第20页
            2.3.3 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与认知缺陷理论第20-21页
        2.4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神经机制第21-22页
    3 书写产生与发展性阅读障碍第22-24页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与研究意义第24-26页
    1 研究设计第24-25页
    2 研究意义第25-26页
        2.1 理论意义第25页
        2.2 实践意义第25-26页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第26-50页
    研究一 小学生书写产生的特点第26-39页
        1 研究目的第26页
        2 研究假设第26页
        3 实验设计与方法第26-29页
            3.1 实验设计第26页
            3.2 方法第26-29页
                3.2.1 被试第26-27页
                3.2.2 材料第27页
                3.2.3 实验设备与软件第27页
                3.2.4 实验程序第27-28页
                3.2.5 眼动分析指标第28页
                3.2.6 兴趣区的选择第28-29页
                3.2.7 数据处理第29页
        4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29-35页
            4.1 基于干扰字的分析第29-32页
                4.1.1 早期认知加工指标分析第29页
                4.1.2 后期认知加工指标分析第29-30页
                4.1.3 认知整体水平的指标分析第30-31页
                4.1.4 认知负荷指标的分析第31-32页
            4.2 基于图片的分析第32-35页
                4.2.1 早期认知加工指标分析第32页
                4.2.2 后期认知加工指标分析第32-33页
                4.2.3 认知整体水平的指标分析第33-34页
                4.2.4 认知负荷指标的分析第34-35页
        5 讨论第35-37页
            5.1 语音与正字法作用于小学生书写产生词汇通达的后期阶段第35-36页
            5.2 小学生书写产生的特点第36-37页
        6 结论第37-39页
    研究二 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书写产生的比较第39-50页
        1 研究目的第39页
        2 研究假设第39页
        3 实验设计与方法第39-42页
            3.1 实验设计第39页
            3.2 方法第39-42页
                3.2.1 被试第39-40页
                3.2.2 材料第40页
                3.2.3 实验设备与软件第40-41页
                3.2.4 实验程序第41页
                3.2.5 眼动分析指标第41-42页
                3.2.6 兴趣区的选择第42页
                3.2.7 数据处理第42页
        4 结果与分析第42-46页
            4.1 基于干扰字的分析第42-44页
                4.1.1 早期认知加工指标分析第42-43页
                4.1.2 后期认知加工指标分析第43页
                4.1.3 认知整体水平的指标分析第43-44页
                4.1.4 认知负荷指标的分析第44页
            4.2 基于图片的分析第44-46页
                4.2.1 早期认知加工指标分析第44-45页
                4.2.2 后期认知加工指标分析第45页
                4.2.3 认知整体水平的指标分析第45-46页
                4.2.4 认知负荷指标的分析第46页
        5 讨论第46-48页
            5.1 语音与正字法提高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书写产生的认知加工能力第46-47页
            5.2 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书写产生中存在语音缺陷与正字法缺陷第47-48页
            5.3 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书写产生中存在语音中介通路第48页
        6 结论第48-50页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第50-55页
    1 小学生书写产生存在语音中介通路与正字法通路第50-52页
    2 小学生书写产生中存在语音与正字法的交互作用第52页
    3 小学生书写产生中语音作用与正字法作用的特点第52-55页
第五部分 总结论与展望第55-56页
    1 总结论第55页
    2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附录一:小学生三年级识字量测试卷第60-61页
附录二:小学生四年级识字量测试卷第61-62页
附录三: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第62-63页
附录四:学习障碍儿童筛查量表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生多元智能测量工具的发展及多元智能现状分析
下一篇:高中生父亲在位与自我和谐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