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SK语料库的别字偏误分析及汉字教学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选题缘起和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关于汉字偏误的本体研究 | 第9-10页 |
1.2.2 关于留学生别字偏误的研究 | 第10页 |
1.2.3 关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研究 | 第10-11页 |
1.3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2. 基于HSK语料库各类别字偏误统计及分析 | 第13-29页 |
2.1 各类别字偏误统计 | 第13-25页 |
2.1.1 形近而误的别字偏误统计 | 第13-16页 |
2.1.2 音近而误的别字偏误统计 | 第16-17页 |
2.1.3 意义相关而误的别字偏误统计 | 第17-21页 |
2.1.4 小结 | 第21-25页 |
2.2 别字偏误原因分析 | 第25-29页 |
2.2.1 汉字自身的特点 | 第25-26页 |
2.2.2 学习者方面 | 第26-27页 |
2.2.3 教学方面 | 第27-29页 |
3. 基于偏误分析的汉字教学建议 | 第29-38页 |
3.1 针对形近汉字的教学建议 | 第29-32页 |
3.1.1 运用笔画对比分析法 | 第29-30页 |
3.1.2 运用汉字溯源分析法 | 第30页 |
3.1.3 运用部件分析法 | 第30-32页 |
3.2 针对音近汉字的教学建议 | 第32-35页 |
3.2.1 加强正音练习 | 第32-35页 |
3.2.2 进行组词扩充练习 | 第35页 |
3.3 针对字义的教学建议 | 第35-38页 |
3.3.1 进行整词词义教学 | 第35-36页 |
3.3.2 分析词中单个汉字 | 第36页 |
3.3.3 运用系联扩展法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附录 语料库别字汇总表 | 第4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