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话语标记语对比研究
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第二节 选题理由与研究目标 | 第11页 |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趋势 | 第11-13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与研究趋势 | 第11-12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与研究趋势 | 第12-13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 第13-14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二、语料来源 | 第13-14页 |
第五节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第14-15页 |
一、研究重点和难点 | 第14页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话语标记语研究概述与基础理论 | 第15-25页 |
第一节 话语标记语的界定 | 第15-16页 |
第二节 话语标记语的分类 | 第16-22页 |
一、国外学者对话语标记语的分类 | 第16-17页 |
二、国内学者对话语标记语的分类 | 第17-21页 |
三、本文对话语标记语的分类和界定 | 第21-22页 |
第三节 话语标记语的相关理论 | 第22-25页 |
一、关联理论 | 第22-23页 |
二、连贯理论 | 第23页 |
三、合作原则 | 第23-24页 |
四、顺应理论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汉英话语标记语的对比研究 | 第25-36页 |
第一节 汉英话语标记语的形式特征对比 | 第25-28页 |
一、汉英话语标记语形式上的相同点 | 第25-26页 |
二、汉英话语标记语形式上的不同点 | 第26-28页 |
第二节 汉英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对比 | 第28-36页 |
一、汉英话语标记语语用功能的相似性 | 第28-31页 |
二、汉英话语标记语语用功能的差异性 | 第31-33页 |
三、汉英话语标记语语用功能差异的原因 | 第33-36页 |
第四章 留学生话语标记语习得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第36-49页 |
第一节 留学生话语标记语习得情况调查 | 第36-39页 |
一、调查对象 | 第36页 |
二、调查目的 | 第36页 |
三、调查过程 | 第36页 |
四、调查统计 | 第36-39页 |
第二节 留学生话语标记语使用特点 | 第39-41页 |
一、使用种类单一,使用数量较少,使用频率不高 | 第39-40页 |
二、对话语标记语的语用意义不了解,只会使用本义 | 第40页 |
三、部分话语标记语使用过度集中 | 第40-41页 |
第三节 留学生话语标记语习得偏误分析 | 第41-49页 |
一、偏误类型 | 第41-47页 |
二、偏误产生的原因 | 第47-49页 |
第五章 中高级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的话语标记语研究 | 第49-54页 |
第一节 教材中话语标记语的调查与分析 | 第49-52页 |
一、教材的选取 | 第49页 |
二、教材中话语标记语的统计与分类 | 第49-51页 |
三、教材中对于话语标记的处理 | 第51-52页 |
第二节 教材中话语标记语存在的问题 | 第52-54页 |
第六章 关于对外汉语话语标记语教学的策略研究 | 第54-57页 |
第一节 关于教材编排的意见和建议 | 第54-55页 |
一、保证教材中话语标记语编写的实用性 | 第54页 |
二、提高教材中话语标记语编写的科学性 | 第54-55页 |
三、加强教材中话语标记语的练习 | 第55页 |
第二节 关于话语标记语教学的建议和思考 | 第55-57页 |
一、按部就班地进行有序教学 | 第55-56页 |
二、运用汉英对比教学法 | 第56页 |
三、运用语用教学法 | 第56-57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