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社会》第四章翻译报告
| ACKNOWLEDGEMENTS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摘要 | 第7-11页 |
| 英语原文 | 第11-31页 |
| 汉语译文 | 第31-45页 |
| 翻译报告 | 第45-67页 |
| 1. 翻译任务描述 | 第45-47页 |
| 1.1 翻译任务来源 | 第45页 |
| 1.2 原文作者及翻译文本简述 | 第45-46页 |
| 1.3 翻译项目意义 | 第46-47页 |
| 2. 翻译过程 | 第47-54页 |
| 2.1 译前准备 | 第47-49页 |
| 2.1.1 翻译工具的准备和术语表的制定 | 第47页 |
| 2.1.2 翻译理论的准备 | 第47-49页 |
| 2.1.3 翻译策略的选择 | 第49页 |
| 2.1.4 翻译计划的制定 | 第49页 |
| 2.2 翻译初稿的分析与修改 | 第49-51页 |
| 2.2.1 知识的盲区造成的错误和误解 | 第50-51页 |
| 2.2.2 源语文本理解方面的困难与错误 | 第51页 |
| 2.3 翻译二稿分析与修改 | 第51-52页 |
| 2.3.1 原、译文文体方面的分析与修改 | 第52页 |
| 2.3.2 原、译文修辞方面的分析与修改 | 第52页 |
| 2.4 翻译终稿的分析与润色 | 第52-54页 |
| 3. 目的论指导下的案例分析 | 第54-64页 |
| 3.1 目的论在本翻译项目中应用的可行性 | 第54页 |
| 3.2 词法翻译 | 第54-56页 |
| 3.2.1 词类转换 | 第54-55页 |
| 3.2.2 增词法 | 第55-56页 |
| 3.2.3 减词法 | 第56页 |
| 3.3 句法翻译 | 第56-61页 |
| 3.3.1 语序调整 | 第56-58页 |
| 3.3.2 物称人称转换 | 第58页 |
| 3.3.3 正反转换 | 第58-59页 |
| 3.3.4 断句法 | 第59-60页 |
| 3.3.5 语态转换法 | 第60-61页 |
| 3.4 隐喻的翻译 | 第61-62页 |
| 3.5 改译与删译 | 第62-64页 |
| 4. 翻译总结 | 第64-67页 |
| 4.1 翻译实践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第64-65页 |
| 4.2 本翻译项目对以后工作的启发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 术语表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