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催生教育的变革 | 第10-11页 |
1.1.2 时代呼唤教师的教学智慧 | 第11-12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1.3 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1.3.1 国外关于教学智慧的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3.2 国内关于教学智慧的研究综述 | 第15-21页 |
1.4 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 第21-22页 |
1.4.1 理论意义 | 第21-22页 |
1.4.2 实践意义 | 第22页 |
1.5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22-23页 |
1.6 论文的结构 | 第23-24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24-40页 |
2.1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智慧内涵 | 第24-37页 |
2.1.1 互联网+教育的内涵 | 第24-28页 |
2.1.2 智慧的定义 | 第28-30页 |
2.1.3 教学智慧的内涵及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30-34页 |
2.1.4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学智慧的内涵 | 第34-37页 |
2.4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学智慧相关研究的理论支撑 | 第37-40页 |
2.4.1 多元智能理论 | 第37-38页 |
2.4.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38页 |
2.4.3 知识可视化理论 | 第38-40页 |
第3章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学智慧的影响因素 | 第40-48页 |
3.1 内部因素 | 第40-42页 |
3.1.1 教师观念 | 第40-41页 |
3.1.2 教师的知识结构 | 第41-42页 |
3.2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学智慧生成的外部环境 | 第42-48页 |
3.2.1 课堂环境 | 第43-44页 |
3.2.2 学校环境 | 第44-45页 |
3.2.3 社会环境 | 第45-48页 |
第4章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学智慧的生成策略 | 第48-53页 |
4.1 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学智慧生成的不竭动力 | 第48-50页 |
4.1.1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 第49页 |
4.1.2 提升终身学习的专业意识 | 第49页 |
4.1.3 提高教师自身信息素养 | 第49-50页 |
4.2 加强实践性反思:教学智慧生成的有效途径 | 第50页 |
4.3 加大信息技术培训:教学智慧生成的催化剂 | 第50-51页 |
4.4 构建互联网课程资源库:教学智慧生成的基石 | 第51-53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53页 |
5.2 今后的工作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导师、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