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基于教育O2O模式中学个性化教学平台的设计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一、引言第8-15页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8-10页
        1.研究背景第8-9页
        2.问题的提出第9页
        3.研究意义第9-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2.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三)研究方法第12-13页
        1.文献研究法第12页
        2.案例研究法第12-13页
        3.问卷调查法第13页
    (四)研究内容和框架第13-15页
二、基础理论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5-23页
    (一)主要概念第15-18页
        1.个性化教学第15页
        2.O2O模式第15-16页
        3.混合学习第16页
        4.教育O2O第16-18页
    (二)相关理论基础第18-23页
        1.学习风格第18-19页
        2.认知风格第19页
        3.掌握学习第19-20页
        4.关联主义理论第20-21页
        5.新建构主义理论第21-23页
三、基于教育O2O模式的个性化教学模式与平台设计第23-39页
    (一)教育O2O模式设计第23-28页
        1.教育O2O与单一线上、线下教学的比较第23-24页
        2.个性化教学模式阶段性分层第24-25页
        3.个性化指导小组第25-26页
        4.教育O2O动态模型第26-28页
    (二)平台业务流程设计第28-33页
        1.Off-line阶段教学业务流程设计第28-31页
        2.On-line阶段教学业务流程设计第31-33页
    (三)平台体系结构第33-34页
        1.个性化教学平台系统框架第33-34页
        2.个性化教学平台数据库结构第34页
    (四)平台功能设计第34-39页
        1.平台功能套件第34-35页
        2.子模块功能设计第35-39页
四、基于教育O2O模式的个性化教学平台实施第39-46页
    (一)平台的实施第39-44页
        1.项目简报第39-40页
        2.业务层面建议第40页
        3.信息技术层面建议第40-42页
        4.项目搭建第42页
        5.项目测试第42-44页
        6.项目运维第44页
    (二)应用效果及有效性调查第44-46页
五、总结与展望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致谢第50-5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生科学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下一篇: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国家原理的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