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6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8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8-14页 |
1. 关于创新能力的研究 | 第8-13页 |
2. 关于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研究 | 第13页 |
3. 小学生科学创新能力研究 | 第13-14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 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2. 问卷法 | 第15-16页 |
一、小学生科学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及特征 | 第16-20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1. 能力 | 第16页 |
2. 创新能力 | 第16页 |
3. 小学生科学创新能力 | 第16-17页 |
(二)小学生科学创新能力构成要素 | 第17-18页 |
1. 科学创新意识 | 第17页 |
2. 科学创造性思维 | 第17页 |
3. 科学创新实践 | 第17-18页 |
(三)小学生科学创新能力的特征 | 第18-20页 |
1. 具有创新意识与热情 | 第18页 |
2. 掌握创新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 第18-19页 |
3. 具备有利于创新的思维品质与方法 | 第19-20页 |
二、小学生科学创新能力培养现状调查 | 第20-27页 |
(一)调查目的及方法 | 第20页 |
(二)调查对象及内容 | 第20-21页 |
(三)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 第21-26页 |
1. 问卷统计 | 第21页 |
2. 数据分析 | 第21-26页 |
(四)小学生科学创新能力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26-27页 |
1. 创新培养观念陈旧 | 第26页 |
2. 创新培养方法单一 | 第26页 |
3. 创新培养活动单调 | 第26-27页 |
三、小学生科学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 第27-38页 |
(一)巧用教学方法,引领创新道路 | 第27-31页 |
1. 探究式教学法——激发创新意识 | 第27-29页 |
2. 小组合作式教学法——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 第29-31页 |
3. 实验教学法——提供创新机遇 | 第31页 |
(二)巧设教学活动,提高创新质量 | 第31-35页 |
1. 巧设科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 | 第31-33页 |
2. 及时指导学生实验,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 第33-34页 |
3. 鼓励学生质疑,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第34-35页 |
(三)巧用教学环节,巩固学生的创新能力 | 第35-38页 |
1. 自主学习—培养小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 | 第35-36页 |
2. 小组交流—发散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 第36页 |
3. 概括知识—培养小学生的总结能力 | 第36页 |
4. 运用知识—培养小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 第36-38页 |
四、小学生科学创新能力培养课例 | 第38-47页 |
(一)在《声音的传播》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 | 第38-41页 |
(二)在《影子》的校园主题活动中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 第41-44页 |
(三)在《杠杆原理》的生活运用研究中培养创新设计能力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57页 |
附录1 | 第50-52页 |
附录2 | 第52-54页 |
附录3 | 第54-55页 |
附录4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