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对外汉语教学中“得”字结构的偏误分析和教学策略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8页
    第二节 "得"字补语的界定第8页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第8-11页
        一、"得"字补语的本体研究第8-10页
        二、"得"字补语的习得研究第10-11页
    第四节 、语料来源第11-12页
第二章 "得"字补语的句法分析第12-19页
    第一节 "得"前谓语第12-14页
        一、"得"前是动词第12-13页
        二、"得"前是形容词第13-14页
    第二节 "得"后成分第14-17页
        一、动词性结构第14-15页
            (一) 单个动词第14页
            (二) 动宾短语第14页
            (三) 偏正短语第14页
            (四) 动补短语第14-15页
            (五) 并列短语第15页
        二、形容词性结构第15页
            (一) 单个形容词第15页
            (二) 联合短语第15页
            (三) 偏正短语第15页
            (四) 形补词组第15页
        三、名词性结构第15-16页
        四、代词第16页
        五、主谓结构第16-17页
        六、副词第17页
        七、熟语第17页
        八、"像"、"如同"等结构第17页
    第三节 "得"字补语的否定、疑问形式第17-19页
第三章 "得"字补语的语义分析第19-25页
    第一节 "得"后补语的语义第19-20页
        一、程度补语第19页
        二、情状补语第19-20页
    第二节 "得"字补语的语义关系分析第20-25页
        一、单重语义关系第20-21页
        二、双重语义关系第21-23页
        三、指向主语+谓语第23-25页
第四章 "得"字补语的偏误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第25-44页
    第一节 问卷调查第25-26页
        一、调查方法第25页
        二、调查对象第25-26页
    第二节 偏误分析第26-44页
        一、偏误类型第26-28页
        二、"得"字的偏误第28-30页
        三、产生偏误的原因第30-40页
        四、教学建议及策略第40-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后记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敦煌歌辞《十二时》写本研究
下一篇:基于公立医院改革下的宁夏某三甲医院财务运行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