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化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3 研究创新点 | 第11-13页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2.1.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3页 |
2.1.2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3-14页 |
2.1.3 激励理论 | 第14-15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2.2.1 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关系 | 第15-16页 |
2.2.2 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 第16-18页 |
2.3 文献评述 | 第18-19页 |
3 上海家化股权激励方案介绍 | 第19-27页 |
3.1 公司简介 | 第19页 |
3.2 上海家化产权与控制权变动 | 第19-20页 |
3.3 上海家化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介绍 | 第20-27页 |
4 上海家化股权激励案例分析 | 第27-45页 |
4.1 上海家化股权激励方案设计要素分析 | 第27-33页 |
4.1.1 激励模式选择多以限制性股票为主 | 第27-28页 |
4.1.2 行权条件绩效考核固定单一 | 第28-30页 |
4.1.3 激励力度差异大 | 第30-31页 |
4.1.4 行权价格趋于合理 | 第31-32页 |
4.1.5 激励对象范围扩大且有针对性 | 第32-33页 |
4.2 上海家化股权激励方案设计评价 | 第33-45页 |
4.2.1 股价变动分析 | 第33-34页 |
4.2.2 财务指标分析 | 第34-37页 |
4.2.3 行业竞争力分析 | 第37-45页 |
5 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建议 | 第45-47页 |
5.1 行权条件制定应引入相对评价指标 | 第45页 |
5.2 激励数量与激励对象的实质性收益相匹配 | 第45-46页 |
5.3 激励方式选择应多元化 | 第46-47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