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2-13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2 相关研究基础 | 第14-31页 |
2.1 前期调研分析 | 第14-22页 |
2.1.1 教师网络研修现状调查 | 第14-21页 |
2.1.2 调查情况总结 | 第21-22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2.2.1 交互理论 | 第22-23页 |
2.2.2 情境认知理论 | 第23-25页 |
2.2.3 默会知识理论 | 第25页 |
2.3 教师网络研修 | 第25-26页 |
2.4 视频学习 | 第26-27页 |
2.5 视频标注 | 第27-29页 |
2.5.1 视频标注的特点 | 第27页 |
2.5.2 视频标注的形式 | 第27-29页 |
2.6 基于标注的视频学习研究现状分析 | 第29-31页 |
3 基于标注的视频学习环境设计 | 第31-44页 |
3.1 基于标注的视频学习环境构成要素 | 第31-33页 |
3.2 基于标注的视频学习环境设计 | 第33-44页 |
3.2.1 学习工具设计 | 第33-35页 |
3.2.2 学习资源设计 | 第35-41页 |
3.2.3 学习活动设计 | 第41-42页 |
3.2.4 共同体设计 | 第42页 |
3.2.5 学习支持设计 | 第42-43页 |
3.2.6 学习评价设计 | 第43-44页 |
4 基于标注的视频学习环境下的教师网络研修过程 | 第44-48页 |
4.1 构建教师网络研修过程的原则 | 第44页 |
4.2 教师网络研修过程 | 第44-46页 |
4.3 教师网络研修过程的特点 | 第46-48页 |
5 应用实践——以潜江市《微课的设计与制作》网络研修为例 | 第48-63页 |
5.1 实施准备 | 第48页 |
5.2 实施概述——以《感知微课》为例 | 第48-57页 |
5.2.1 实验组过程概述 | 第48-53页 |
5.2.2 对照组过程概述 | 第53-57页 |
5.3 实施效果分析 | 第57-62页 |
5.3.1 实施效果测评方案 | 第57-59页 |
5.3.2 数据分析 | 第59-62页 |
5.4 小结 | 第62-63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6.1 总结 | 第63-64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 | 第68-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