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国外研究 | 第10-11页 |
1.1.2 国内研究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3页 |
1.3 研究的目标、思路与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2 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的相关理论探讨 | 第15-19页 |
2.1 “活动教学”基本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2.1.1 “活动”的内涵 | 第15页 |
2.1.2 活动教学的定义 | 第15页 |
2.1.3 地理活动教学 | 第15-16页 |
2.2 “活动教学”产生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2.1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理念 | 第16-17页 |
2.2.2 教育学理论 | 第17-18页 |
2.2.3 心理学理论 | 第18-19页 |
3 “活动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现状调查 | 第19-25页 |
3.1 高中地理教材中“活动”模块利用情况 | 第19-20页 |
3.2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2页 |
3.2.1 设计形式过于单一 | 第20-21页 |
3.2.2 活动教学中缺乏地理实验的开发 | 第21页 |
3.2.3 教师引导启发不够 | 第21-22页 |
3.3 “活动教学”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3.3.1 地理课外活动缺失 | 第22-23页 |
3.3.2 地理课外调查活动缺少落实 | 第23页 |
3.4 高中地理“活动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3.4.1 对地理教师的评价方式单一片面 | 第24页 |
3.4.2 忽视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 | 第24-25页 |
4 高中地理“活动教学”开展的原则与方法 | 第25-34页 |
4.1 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与方法 | 第25-26页 |
4.1.1 难度适宜 | 第25页 |
4.1.2 与生活相关,与时代同步 | 第25页 |
4.1.3 对教材中的“活动”加以筛选 | 第25-26页 |
4.2 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 第26-29页 |
4.2.1 紧密结合教材 | 第26页 |
4.2.2 重视核心地理能力的培养 | 第26-28页 |
4.2.3 采用开放性的教学策略 | 第28页 |
4.2.4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的原则 | 第28-29页 |
4.3 教学实施的原则和方法 | 第29-30页 |
4.3.1 把握活动的开展时机 | 第29页 |
4.3.2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 第29-30页 |
4.4 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 第30-34页 |
4.4.1 采用多元化的教师评价方式 | 第30-32页 |
4.4.2 对学生采取全方位的评价方式 | 第32-34页 |
5 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的实证研究 | 第34-42页 |
5.1 实验目的 | 第34页 |
5.2 实验设计 | 第34-39页 |
5.2.1 高中地理“活动教学”设计 | 第34-39页 |
5.2.2 实验方案设计 | 第39页 |
5.3 实验过程(2015年9月~2016年1月) | 第39-40页 |
5.3.1 实验前测 | 第39页 |
5.3.2 实验实施 | 第39-40页 |
5.3.3 实验后测 | 第40页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0-42页 |
5.4.1 定量评价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5.4.2 定性评价结果分析 | 第41-42页 |
6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1 | 第45-46页 |
附录2 | 第46-47页 |
附录3 | 第47-48页 |
附录4 | 第48-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