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工程论文--船舶原理论文--船舶结构力学论文

含双裂纹损伤船体典型结构应力强度因子评估方法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1 绪论第7-1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第8-12页
        1.2.1 应力强度因子公式研究现状第8-9页
        1.2.2 含多裂纹平板应力强度因子研究第9-10页
        1.2.3 含表面裂纹T型平板焊接接头应力强度因子研究第10-11页
        1.2.4 基于最大张口位移法计算含裂纹结构应力强度因子研究进展第11-12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12-13页
2 含裂纹平板表面点处应力强度因子研究第13-25页
    2.1 无限大体埋藏裂纹长轴方向应力强度因子与最大张口位移关系第13-15页
    2.2 含表面裂纹平板表面点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方法第15-24页
        2.2.1 有限元计算模型建立与验证第15-21页
        2.2.2 受均匀拉伸载荷含裂纹有限平板表面点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第21-24页
    2.3 本章小结第24-25页
3 含表面双裂纹平板应力强度因子研究第25-47页
    3.1 共线双裂纹有限元模型验证及确定第26-29页
    3.2 共线双裂纹应力强度因子修正系数第29-40页
        3.2.1 含相同双裂纹平板第29-32页
        3.2.2 含相同长度双裂纹平板第32-36页
        3.2.3 含相同形状比双裂纹平板第36-39页
        3.2.4 一般模型应力强度因子求解第39-40页
    3.3 平行双裂纹应力强度因子修正系数第40-46页
        3.3.1 图的格式示例第41-42页
        3.3.2 应力强度因子修正系数第42-45页
        3.3.3 修正系数拟合及结论第45-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4 含裂纹T型平板焊接接头应力强度因子研究第47-62页
    4.1 有限元模型验证第47-51页
    4.2 含表面裂纹T型焊接接头应力强度因子修正系数第51-58页
        4.2.1 模型宽度比及腹板高度的影响第51-52页
        4.2.2 焊接尺度比R的影响第52-53页
        4.2.3 裂纹形状比Ra的影响第53-54页
        4.2.4 裂纹深度比Rt的影响第54-55页
        4.2.5 焊接角度j 的影响第55-56页
        4.2.6 焊接厚度比Rj的影响第56-58页
    4.3 修正系数拟合结果第58-61页
    4.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5 含双裂纹T型平板焊接接头应力强度因子评估方法第62-86页
    5.1 有限元模型确定及验证第62-66页
    5.2 含相同双裂纹T型焊接接头应力强度因子研究第66-73页
        5.2.1 模型宽度W比及腹板高度Hw的影响第66-67页
        5.2.2 间距比r的影响第67-68页
        5.2.3 形状比Ra的影响第68-69页
        5.2.4 深度比Rt的影响第69-70页
        5.2.5 焊接厚度比Rj的影响第70-71页
        5.2.6 焊接角度j 的影响第71-72页
        5.2.7 修正系数拟合及验证第72-73页
    5.3 含相同长度双裂纹T型焊接接头应力强度因子研究第73-80页
        5.3.1 主辅裂纹远端点及深度点处修正系数问题第74页
        5.3.2 主裂纹近端点处应力强度因子修正系数第74-79页
        5.3.3 辅裂纹近端点处应力强度因子修正系数第79-80页
    5.4 含相同形状比两裂纹T型焊接接头应力强度因子研究第80-84页
        5.4.1 主裂纹近端点处应力强度因子第80-82页
        5.4.2 辅裂纹近端点处应力强度因子修正系数第82-83页
        5.4.3 主、辅裂纹远端点及深度点修正系数第83-84页
    5.5 一般模型应力强度因子求解第84-85页
    5.6 本章小结第85-86页
6 结论与展望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90-91页
致谢第91-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裂纹塑性区影响的疲劳裂纹扩展研究
下一篇:基于CFD的船舶排气消声器仿真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