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师与学生状况论文--教师状况论文

群体相对剥夺感对农村教师向城性流动意向的影响研究--基于D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调查数据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页
导论第8-14页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9页
        (一)研究背景第8-9页
        (二)研究意义第9页
    二、核心概念界定第9-13页
        (一)群体相对剥夺感第12页
        (二)向城性流动意向第12-13页
    三、问题提出第13-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20页
    一、相对剥夺感对农村教师向城性流动意向是否会产生影响第14-15页
    二、促使农村教师产生相对剥夺感的比较内容是什么第15-20页
        (一)基于物质利益的比较第17页
        (二)基于职业发展机会的比较第17-18页
        (三)基于社会声望的比较第18-20页
第二章 研究设计第20-32页
    一、研究思路第20-21页
    二、研究方法第21-22页
        (一)文献法第21页
        (二)问卷调查法第21-22页
    三、研究工具说明第22-23页
        (一)教师基本信息的调查第22页
        (二)农村教师向城性流动意向的调查第22页
        (三)农村教师群体相对剥夺感的调查第22-23页
    四、抽样方法第23-24页
    五、样本说明第24-31页
        (一)教师基本信息情况第24-31页
        (二)教师向城性流动意向情况第31页
        (三)教师群体相对剥夺感情况第31页
    六、资料处理与统计分析第31-32页
第三章 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第32-42页
    一、有无向城性流动意向教师的群体相对剥夺感现状分析第32-35页
        (一)有向城性流动意向组中产生物质利益相对剥夺感的教师比例高于无向城性流动意向组第32-33页
        (二)有向城性流动意向组中产生职业发展机会相对剥夺感的教师比例高于无向城性流动意向组第33-34页
        (三)有向城性流动意向组中产生社会声望相对剥夺感的教师比例高于无向城性流动意向组第34-35页
    二、有无向城性流动意向教师的群体相对剥夺感差异比较第35-36页
        (一)有流动意向教师的群体相对剥夺感显著高于无流动意向教师第35页
        (二)有流动意向教师物质利益相对剥夺感显著高于无流动意向教师第35页
        (三)有流动意向教师发展机会相对剥夺感显著高于无流动意向教师第35-36页
        (四)有流动意向教师社会声望相对剥夺感显著高于无流动意向教师第36页
    三、群体相对剥夺感与向城性流动意向间的关系第36-42页
        (一)农村教师群体相对剥夺感各维度之间显著相关第36-37页
        (二)群体相对剥夺感与农村教师向城性流动意向之间显著相关第37-38页
        (三)农村教师群体相对剥夺感与其流动意向之间逻辑回归分析第38-42页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第42-46页
    一、研究发现及讨论第42-43页
        (一)有无向城性流动意向组教师的群体相对剥夺感存在显著差异第42页
        (二)群体相对剥夺感内部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第42页
        (三)群体相对剥夺感对教师的向城性流动意向有显著影响第42-43页
        (四)年龄等因素对教师的向城性流动意向有显著影响第43页
    二、建议对策第43-46页
        (一)从缩小收入差距等方面入手降低教师的物质利益相对剥夺感第44页
        (二)从工作特征等方面降低教师的职业发展机会相对剥夺感第44页
        (三)从增强受尊重程度等方面降低教师的社会声望相对剥夺感第44页
        (四)从制度重建的角度解决农村教师的向城性流动问题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附录第48-50页
后记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分层表达的无人机视频压缩算法研究
下一篇:不同经历者的声音—东北D镇学校撤并的现象学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