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第一节 选题来源及意义 | 第9-12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8页 |
一、关于方言传播的研究 | 第12-14页 |
二、关于区域文化的研究 | 第14-16页 |
三、关于身份认同的研究 | 第16-18页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18-19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方言:区域文化的载体 | 第19-23页 |
第一节 区域文化与方言 | 第19-20页 |
第二节 传媒与方言传播 | 第20-21页 |
第三节 “重庆言子儿”的界定与概述 | 第21-23页 |
第三章 “重庆言子儿”的兴起与“巴渝文化”的建构 | 第23-36页 |
第一节 历史寻根:从“巴蜀文化”到“巴渝文化” | 第23-25页 |
第二节 传媒中的重庆与“言子儿” | 第25-29页 |
第三节 “重庆言子儿”:“巴渝文化”的表征 | 第29-30页 |
第四节 《言子江湖》:从方言到文化的传播路径 | 第30-36页 |
第四章 “重庆言子儿”的传播与“重庆人”的身份认同 | 第36-48页 |
第一节 “文化变迁”:行政区划下的身份混淆 | 第36-37页 |
第二节 一方之言与两地口音 | 第37-42页 |
第三节 身份认同:区别于“四川人”的“重庆人” | 第42-44页 |
第四节 《雾都夜话》:一座城市的表达方式 | 第44-48页 |
第五章 结语:“自我”与“他者”的权衡 | 第48-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