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汉插入语对比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汉俄插入语对比研究的意义 | 第8页 |
1.2 汉俄插入语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3 插入语的定义及分析 | 第10-12页 |
1.3.1 插入语的语法定义 | 第10-11页 |
1.3.2 插入语的语法定义的分析 | 第11-12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5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12页 |
1.6 学位论文结构 | 第12-14页 |
2 汉俄插入语句法层面的对比分析 | 第14-22页 |
2.1 汉俄插入语的结构类型 | 第14-16页 |
2.1.1 汉语插入语的结构类型 | 第14-15页 |
2.1.2 俄语插入语的结构类型 | 第15-16页 |
2.2 汉俄插入语载体形式的差异 | 第16-18页 |
2.3 插入语在语句中的位置 | 第18-22页 |
2.3.1 插入语在语句中的位置 | 第18-20页 |
2.3.2 汉俄插入语在语句中的位置对比 | 第20-22页 |
3 汉俄插入语语义层面的对比分析 | 第22-30页 |
3.1 汉俄插入语的语义分类 | 第22-26页 |
3.1.1 汉语插入语的语义分类 | 第22-24页 |
3.1.2 俄语插入语的语义分类 | 第24-26页 |
3.2 汉俄插入语语义层面的差异 | 第26-30页 |
4 汉俄插入语语用层面的对比分析 | 第30-45页 |
4.1 插入语在话轮转换中的语用功能 | 第30-33页 |
4.1.1 移交话语权 | 第30-32页 |
4.1.2 保持话语权 | 第32页 |
4.1.3 接管话语权 | 第32-33页 |
4.2 插入语在会话过程中的语用功能 | 第33-40页 |
4.2.1 淡化分歧使听者信服 | 第33-36页 |
4.2.2 重述与修正会话内容 | 第36-38页 |
4.2.3 填补语流空白使会话流畅 | 第38-39页 |
4.2.4 切换当前会话主题 | 第39-40页 |
4.3 插入语在会话结尾时的语用功能 | 第40-41页 |
4.4 插入语的修辞功能 | 第41-43页 |
4.4.1 提高语言表现力 | 第41-42页 |
4.4.2 给予语言语体色彩 | 第42-43页 |
4.5 关于汉俄插入语语用层面几点差异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