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教育机器人辅助英语词汇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国外教育机器人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教育机器人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3 存在的问题第13页
    1.3 本章小结第13-14页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第14-18页
    2.1 教育机器人及其相关概念第14-15页
        2.1.1 机器人和教育机器人的概念第14页
        2.1.2 教育机器人辅助语言习得第14-15页
    2.2 教学设计相关理论基础第15-16页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5页
        2.2.2 认知主义第15-16页
        2.2.3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理论第16页
    2.3 技术支撑第16-17页
        2.3.1 NAO的语音识别第16页
        2.3.2 NAO的动作设计第16-17页
    2.4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3章 研究方案第18-21页
    3.1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8-19页
        3.1.1 研究目标第18页
        3.1.2 研究内容第18页
        3.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8-19页
    3.2 研究方法与可行性分析第19-20页
        3.2.1 研究方法第19页
        3.2.2 可行性分析第19-20页
    3.3 特色与创新之处第20-21页
第4章 教育机器人辅助英语词汇教学设计第21-41页
    4.1 学情分析第21-23页
    4.2 教学工具第23-24页
    4.3 教学过程和活动设计第24-27页
    4.4 脚本设计第27-33页
    4.5 教学资源制作第33-41页
        4.5.1 课件的制作第33-36页
        4.5.2 机器人语音脚本录入及动作设计第36-41页
第5章 教学设计评价和反思第41-50页
    5.1 教学设计评价第41-48页
        5.1.1 评价问卷调查第41-47页
        5.1.2 教师访谈调查第47-48页
    5.2 教学设计反思第48-49页
    5.3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50-53页
    6.1 研究总结第50-51页
    6.2 研究不足第51页
    6.3 研究展望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附录第55-58页
    教学设计评分表第55-57页
    访谈提纲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车站分级的城市轨道交通快慢车停站方案优化研究
下一篇:从释意理论看记者招待会口译策略--以2003-2012温总理“两会”记者招待会口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