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车站分级的城市轨道交通快慢车停站方案优化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研究现状总结分析 | 第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快慢车组合运营组织方法 | 第16-29页 |
2.1 快慢车组合方案综述 | 第16-18页 |
2.1.1 快慢车组合方案的概念 | 第16-17页 |
2.1.2 快慢车组合方案的优缺点 | 第17页 |
2.1.3 快慢车组合运营效益分析 | 第17-18页 |
2.2 快慢车组合模式选取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第18-21页 |
2.2.1 必要性分析 | 第18-20页 |
2.2.2 可行性分析 | 第20-21页 |
2.3 快慢车组合方案影响因素分析 | 第21-27页 |
2.3.1 停站时间 | 第21-22页 |
2.3.2 起停附加时分 | 第22-23页 |
2.3.3 追踪间隔时间 | 第23-25页 |
2.3.4 快慢车开行比例 | 第25-26页 |
2.3.5 越行站设置位置 | 第26-27页 |
2.3.6 列车周转时间 | 第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3 城轨车站分级方法 | 第29-38页 |
3.1 车站分级属性 | 第29-30页 |
3.2 车站分级方法构建 | 第30-37页 |
3.2.1 确定重要型多属性消错决策方法 | 第30-36页 |
3.2.2 站点分级方法流程 | 第36-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快慢车组合停站方案优化模型 | 第38-47页 |
4.1 问题描述 | 第38页 |
4.2 优化模型 | 第38-44页 |
4.2.1 假设条件 | 第38页 |
4.2.2 参数定义 | 第38-40页 |
4.2.3 客流分配 | 第40-42页 |
4.2.4 优化目标 | 第42-43页 |
4.2.5 约束条件 | 第43-44页 |
4.3 模型求解 | 第44-46页 |
4.3.1 算法介绍 | 第45页 |
4.3.2 算法流程 | 第45-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5 算例分析 | 第47-59页 |
5.1 线路概况 | 第47页 |
5.2 车站分级 | 第47-54页 |
5.3 停站方案生成 | 第54-57页 |
5.3.1 模型求解过程 | 第54-56页 |
5.3.2 停站方案分析 | 第56-57页 |
5.3.3 票价灵敏度分析 | 第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