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慕课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导论第9-15页
    一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第9-10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0-12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0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三 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结构第12-13页
        (一)研究思路与内容结构第12页
        (二)研究方法第12-13页
    四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第13-15页
        (一)论文的主要创新第13页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第13-15页
第一章 慕课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姻”第15-21页
    一 慕课教育的兴起及其优势第15-17页
        (一)慕课的诞生与发展第15-16页
        (二)幕课的主要特点与优势第16-17页
    二 慕课是促进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重要形式第17-21页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与特点第17-18页
        (二)慕课应用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理论基础第18-20页
        (三)中学思政慕课对其他慕课的借鉴和自我创新第20-21页
第二章 慕课应用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第21-29页
    一 破解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必然要求第21-23页
        (一)克服教学模式单一的弊端第21-22页
        (二)扭转社会轻视误解的困局第22页
        (三)突破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第22-23页
    二 推进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必然选择第23-25页
        (一)慕课教育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第23-24页
        (二)慕课是中学思政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重要手段第24-25页
    三 慕课应用于中学思想政治的重要意义第25-29页
        (一)有利于大力促进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第26-27页
        (二)有利于切实改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第27页
        (三)有利于全面提高广大中学生的综合素质第27-29页
第三章 慕课应用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探索第29-39页
    一 慕课引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第29-33页
        (一)教师观念陈旧第29-31页
        (二)学生积习难返第31页
        (三)家长拒斥质疑第31-32页
        (四)技术条件限制第32-33页
    二 慕课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索第33-36页
        (一)改进教学观念,优化师资结构第33-34页
        (二)改善学习习惯,开展自主学习第34-35页
        (三)加强政策支持,完善技术保障第35页
        (四)推进各方协同,形成教育合力第35-36页
    三 慕课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推广策略第36-39页
        (一)加强中学政治师资力量的培养第36-37页
        (二)加强全国各校间的资源共享第37页
        (三)与传统思政教育形成优势互补第37-39页
结语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附录第43-4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附件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巴韦林、金刚烷胺和氢氯噻嗪的免疫检测
下一篇:低磷鸡蛋蛋白粉的制备及功能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