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第2章 激励及其理论概述 | 第13-17页 |
2.1 激励的概念及类别 | 第13-14页 |
2.1.1 激励的概念 | 第13页 |
2.1.2 激励的类别 | 第13-14页 |
2.2 激励的相关理论 | 第14-17页 |
2.2.1 需求层次理论 | 第14页 |
2.2.2 双因素理论 | 第14-15页 |
2.2.3 公平理论 | 第15页 |
2.2.4 期望理论 | 第15-17页 |
第3章 员工需求调查分析 | 第17-26页 |
3.1 LN省农发行简介 | 第17-18页 |
3.1.1 发展历程 | 第17页 |
3.1.2 业务范围 | 第17-18页 |
3.1.3 人员与组织架构 | 第18页 |
3.2 LN省农发行员工需求调查分析 | 第18-26页 |
3.2.1 员工需求层次调查的目的和采取的主要方法 | 第18-19页 |
3.2.2 员工需求层次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实施 | 第19-20页 |
3.2.3 员工需求层次调查结果的初步分析 | 第20-24页 |
3.2.4 员工需求的个别访谈 | 第24-26页 |
第4章 现有激励对策的调查和分析 | 第26-36页 |
4.1 LN省农发行现行的激励措施 | 第26-29页 |
4.1.1 物质激励 | 第26-27页 |
4.1.2 职务晋升激励 | 第27-29页 |
4.2 LN省农发行员工激励对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4.2.1 员工激励对策现状 | 第29页 |
4.2.2 员工激励对策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4.3 LN省农发行现有激励措施的效果问卷调查与分析 | 第30-32页 |
4.3.1 问卷调查的设计 | 第30页 |
4.3.2 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 | 第30-32页 |
4.4 LN省农发行现行激励对策的实证分析 | 第32-36页 |
4.4.1 现行的激励对策与员工实际需求之间的差异分析 | 第32页 |
4.4.2 现行激励对策存在主要问题的成因 | 第32-36页 |
第5章 激励对策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 第36-57页 |
5.1 系统性解决方案总体思路对策模型 | 第36-37页 |
5.1.1 解决方案的总体思路 | 第36页 |
5.1.2 激励对策的模型 | 第36-37页 |
5.2 组织结构设计及岗位设置 | 第37-42页 |
5.2.1 现代企业组织设计 | 第37-39页 |
5.2.2 LN省农发行的组织设计及岗位设置 | 第39-42页 |
5.3 LN省农发行激励对策的设计 | 第42-57页 |
5.3.1 薪酬体系设计 | 第42-47页 |
5.3.2 股权激励设计 | 第47-52页 |
5.3.3 员工培训与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建设激励 | 第52-57页 |
第6章 激励对策的实施保障措施 | 第57-59页 |
6.1 树立科学的激励对策理念 | 第57页 |
6.1.1 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 第57页 |
6.1.2 树立"注重能力和绩效"的价值观 | 第57页 |
6.1.3 转变"官本位"的行政管理理念 | 第57页 |
6.2 多层次的激励对策的实施措施 | 第57-58页 |
6.2.1 多种激励对策的综合运用 | 第57-58页 |
6.2.2 多层次激励对策的实施 | 第58页 |
6.3 完善配套制度和支持系统 | 第58-59页 |
6.3.1 建立公平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 | 第58页 |
6.3.2 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人事制度 | 第58-59页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9-60页 |
7.1 论文结论 | 第59页 |
7.2 论文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 | 第62-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