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的生命教育研究--以湘教版必修一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生命教育 | 第14-15页 |
2 地理教学中生命教育研究的依据 | 第15-23页 |
·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5-17页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5页 |
·多元智能理论 | 第15-16页 |
·人本主义理论 | 第16页 |
·素质教育思想 | 第16-17页 |
·研究的实践依据 | 第17-23页 |
·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 第17-21页 |
·地理教师访谈分析 | 第21-23页 |
3 地理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概述 | 第23-31页 |
·生命教育与地理教学的关系 | 第23-24页 |
·生命教育是地理教学重要组成部分 | 第23页 |
·地理教学为生命教育提供丰富素材 | 第23-24页 |
·生命教育的特征 | 第24-25页 |
·与时俱进特征 | 第24页 |
·联系实际特征 | 第24页 |
·注重学科特性特征 | 第24-25页 |
·地理必修一教材生命教育的体现 | 第25-31页 |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 第25-26页 |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 第26-28页 |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第28-29页 |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第29-31页 |
4 地理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实施 | 第31-45页 |
·生命教育实施的原则 | 第31-33页 |
·学科融合原则 | 第31-32页 |
·理实结合原则 | 第32页 |
·情感渗透原则 | 第32-33页 |
·生命教育实施的策略 | 第33-35页 |
·重视唤醒生命意识 | 第33-34页 |
·大力强化生存技能 | 第34页 |
·促进实现生命价值 | 第34-35页 |
·生命教育实施的示例 | 第35-43页 |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微专题研讨活动 | 第35-38页 |
·“火山、地震活动”微案例板报展示 | 第38-40页 |
·“水循环”微课例教学设计 | 第40-43页 |
·生命教育应用的反思 | 第43-45页 |
·地理教学中生命教育存在问题 | 第43-44页 |
·地理教学中生命教育改进策略 | 第44-45页 |
5 结论 | 第45-46页 |
·主要结论 | 第45页 |
·后续研究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50-51页 |
附录B:调查问卷 | 第51-53页 |
附录C:地理教师访谈分析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