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初中生地理学习习惯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榆林市佳县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4-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核心概念 | 第18-19页 |
·习惯 | 第18页 |
·学习习惯 | 第18-19页 |
·地理学习习惯 | 第19页 |
·理论依据 | 第19-21页 |
·自我教育理论 | 第19页 |
·关键期理论 | 第19-20页 |
·阶梯理论 | 第20页 |
·生物钟理论 | 第20-21页 |
3 农村中学初中生地理学习习惯调查分析 | 第21-36页 |
·问卷调查实施与分析 | 第21-26页 |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第21-22页 |
·调查问卷的分析与总结 | 第22-26页 |
·访谈的开展与分析 | 第26-32页 |
·学生访谈 | 第26-30页 |
·教师访谈 | 第30-32页 |
·综合分析农村中学初中生地理学习习惯的影响因素 | 第32-36页 |
·学生自身方面 | 第33页 |
·外部环境方面 | 第33-36页 |
4 培养良好地理学习习惯的对策探究 | 第36-51页 |
·地理教学的建议 | 第36-42页 |
·亦师亦友 | 第36-37页 |
·循循善诱 | 第37-41页 |
·为人师表 | 第41-42页 |
·地理学习的建议 | 第42-45页 |
·态度转变,激发兴趣 | 第42-43页 |
·目标设立,强化动机 | 第43页 |
·方法科学,形成习惯 | 第43-45页 |
·地理学习家庭环境塑造的建议 | 第45-46页 |
·塑造榜样 | 第45-46页 |
·营造氛围 | 第46页 |
·地理学习校园环境创造的建议 | 第46-51页 |
·制定新制度 | 第46-48页 |
·推行新理念 | 第48-49页 |
·实施教育公平 | 第49页 |
·设计科学课程 | 第49-50页 |
·完善教师制度 | 第50-51页 |
5 结论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1页 |
·研究反思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54-55页 |
附录B:农村中学初中生地理学习习惯问卷调查 | 第55-57页 |
附录C:农村中学初中生地理学习习惯学生访谈提纲 | 第57-58页 |
附录D:农村中学初中生地理教育现状教师访谈提纲 | 第58-59页 |
附录E:中学作息时间表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