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绪论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古琴音乐放松治疗与脑激活模式(EEG、ERP)概述 | 第11-19页 |
| ·古琴音乐放松治疗概述 | 第11-14页 |
| ·古琴音乐的特色 | 第11-12页 |
| ·音乐治疗的基本原理 | 第12-13页 |
| ·古琴音乐治疗的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 ·脑激活模式( EEG、ERP )的相关介绍 | 第14-16页 |
| ·EEG 和 ERP 的特点 | 第14-15页 |
| ·ERP 的主要成分 | 第15-16页 |
| ·情绪的相关 EEG、ERP 研究 | 第16-19页 |
| ·情绪的定义 | 第16-17页 |
| ·情绪的脑激活模式经典理论 | 第17页 |
| ·音乐与情绪的 EEG、ERP 研究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19-28页 |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9页 |
| ·研究目的和可行性 | 第19-20页 |
|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 ·研究假设 | 第19页 |
| ·研究意义 | 第19页 |
|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第19-20页 |
| ·实验设计 | 第20-28页 |
| ·负性音乐的评定 | 第20-23页 |
| ·被试的选择 | 第20页 |
|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 ·实验环境、设备和仪器 | 第21页 |
|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 第21页 |
| ·实验步骤 | 第21-22页 |
| ·负性音乐实验结果 | 第22-23页 |
| ·主实验 | 第23-28页 |
| ·被试的选择 | 第23页 |
| ·实验材料 | 第23-25页 |
| ·实验环境、设备和仪器 | 第25-26页 |
|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 第26页 |
| ·实验步骤 | 第26-27页 |
| ·脑电数据的记录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第28-48页 |
| ·脑电数据的结果 | 第28页 |
| ·所有被试对情绪图片的效价和唤醒度的评定结果 | 第28-33页 |
| ·所有被试对情绪图片效价的评定结果 | 第28-30页 |
| ·所有被试对情绪图片的唤醒度的评定结果 | 第30-33页 |
| ·非音乐组被试对情绪图片的效价和唤醒度的评定结果 | 第33-37页 |
| ·非音乐组被试对情绪图片效价的评定结果 | 第33-35页 |
| ·非音乐组被试对情绪图片唤醒度的评定结果 | 第35-37页 |
| ·民族组被试对情绪图片效价和唤醒度的评定结果 | 第37-41页 |
| ·民族组被试对情绪图片效价的评定结果 | 第37-39页 |
| ·民族组被试对情绪图片唤醒度的评定结果 | 第39-41页 |
| ·西洋组被试对情绪图片效价和唤醒度的评定结果 | 第41-44页 |
| ·西洋组被试对情绪图片效价的评定结果 | 第41-42页 |
| ·西洋组被试对情绪图片唤醒度的评定结果 | 第42-44页 |
| ·不同组别被试对情绪图片的效价和唤醒度的评定结果之间的对比 | 第44-48页 |
| ·非音乐组、民族组、西洋组被试的效价评定结果的对比 | 第44-46页 |
| ·非音乐组、民族组、西洋组被试的唤醒度结果的对比 | 第46-48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48-50页 |
| ·对结果的解释 | 第48-49页 |
| ·晚期正成分慢波(LPP)出现 | 第48页 |
| ·各组间负性图片和中性图片的效价和唤醒度的评定结果说明 | 第48-49页 |
| ·研究的局限性 | 第49页 |
| ·对未来研究的启迪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 附录 | 第52-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