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系列食品生产工艺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1 引言 | 第12-21页 |
·燕麦概述 | 第12页 |
·燕麦的营养及保健价值 | 第12-15页 |
·燕麦食品开发现状 | 第15-17页 |
·燕麦面制食品 | 第15-16页 |
·燕麦饮料 | 第16-17页 |
·燕麦粉加工特性分析 | 第17-18页 |
·面粉添加剂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酶制剂 | 第18页 |
·乳化剂 | 第18-19页 |
·增稠剂 | 第19页 |
·变性淀粉 | 第19页 |
·其他添加剂 | 第19-2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2 燕麦面条加工工艺的研究 | 第21-39页 |
·引言 | 第2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7页 |
·主要材料和试剂 | 第21-22页 |
·设备与仪器 | 第22页 |
·燕麦粉成分的测定 | 第22-23页 |
·燕麦面条加工工艺流程 | 第23页 |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 第23-24页 |
·燕麦面条烹煮特性测定 | 第24-25页 |
·燕麦面条质构特性测定 | 第25-26页 |
·燕麦面条感官质量评价 | 第26-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8页 |
·燕麦粉理化指标测定结果 | 第27-28页 |
·燕麦粉与小麦粉比例的选择 | 第28页 |
·食盐对燕麦面条品质的影响 | 第28-29页 |
·食碱对燕麦面条品质的影响 | 第29-30页 |
·谷朊粉对燕麦面条品质的影响 | 第30-31页 |
·单一增稠剂对燕麦面条品质的影响 | 第31-35页 |
·复合增稠剂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第35-38页 |
·试验小结 | 第38-39页 |
3 燕麦饮料加工工艺的研究 | 第39-62页 |
·引言 | 第3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9-41页 |
·主要材料和试剂 | 第39-40页 |
·试验设备与仪器 | 第40-41页 |
·试验内容与方法 | 第41-46页 |
·燕麦饮料加工工艺流程 | 第41页 |
·燕麦粉糊化最佳料液比的确定 | 第41页 |
·中温α-淀粉酶作用条件的确定 | 第41-42页 |
·大麦芽作用条件的确定 | 第42-43页 |
·燕麦饮料稳定性的研究 | 第43-44页 |
·测定项目与指标 | 第44-46页 |
·数据处理 | 第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61页 |
·大麦芽中淀粉酶活力测定结果 | 第46-47页 |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47页 |
·燕麦粉糊化最佳料液比的确定 | 第47页 |
·α-淀粉酶作用条件的确定 | 第47-52页 |
·大麦芽作用条件的确定 | 第52-56页 |
·添加淀粉酶与大麦芽成本分析 | 第56页 |
·燕麦饮料调配试验 | 第56-57页 |
·燕麦饮料稳定性试验 | 第57-60页 |
·稳定剂的复配试验 | 第60-61页 |
·试验小结 | 第61-62页 |
4 燕麦脆片微波加工工艺的研究 | 第62-74页 |
·引言 | 第6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2-63页 |
·主要材料和试剂 | 第62页 |
·试验设备与仪器 | 第62-63页 |
·试验内容与方法 | 第63-66页 |
·燕麦脆片加工工艺流程 | 第63页 |
·调浆最佳料液比的确定 | 第63-64页 |
·微波功率及时间的确定 | 第64页 |
·小苏打添加量的确定 | 第64页 |
·食盐添加量的确定 | 第64页 |
·木糖醇添加量的确定 | 第64页 |
·配料正交试验设计 | 第64-65页 |
·评价指标及测定方法 | 第65-66页 |
·数据处理 | 第6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6-73页 |
·调浆最佳料液比的确定 | 第66-67页 |
·不同微波功率及时间对燕麦脆片品质的影响 | 第67-68页 |
·不同小苏打添加量对燕麦脆片品质的影响 | 第68-70页 |
·不同食盐添加量对燕麦脆片品质的影响 | 第70-71页 |
·不同木糖醇添加量对燕麦脆片品质的影响 | 第71-72页 |
·燕麦脆片配料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第72-73页 |
·试验小结 | 第73-74页 |
5 结论 | 第74页 |
6 创新点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