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 1 工作倦怠与工作投入 | 第12-19页 |
| ·工作倦怠的概念与测量 | 第12-13页 |
| ·工作投入的概念与测量 | 第13-16页 |
| ·工作倦怠与工作投入的理论模型:工作需求-资源模型(JobDemands-Resources Model,JD-R) | 第16-19页 |
| 2 交错的相关研究 | 第19-22页 |
| ·交错的概念及其表现 | 第19-20页 |
| ·交错与渗溢 | 第20页 |
| ·交错的机制 | 第20-22页 |
| 第二部分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设想 | 第22-34页 |
| 1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22-24页 |
| ·积极健康心理的交错研究较少 | 第22-23页 |
| ·交错的方向性存在争议 | 第23页 |
| ·工作投入的交错研究缺乏 | 第23-24页 |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25页 |
|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24页 |
| ·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24-25页 |
| 3 研究内容与研究假设 | 第25-30页 |
| ·工作需求对工作投入的影响 | 第25-26页 |
| ·工作资源对工作投入的影响 | 第26-27页 |
| ·工作投入的交错 | 第27-29页 |
| ·工作投入交错过程中移情的作用 | 第29-30页 |
| 4 研究途径 | 第30-34页 |
| ·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 ·被试 | 第31-32页 |
| ·测量工具 | 第32-34页 |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第34-46页 |
| 1 工作投入相关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 第34-35页 |
| 2 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 第35-40页 |
| ·工作投入性别差异的比较 | 第35-36页 |
| ·不同年龄在职者工作投入的差异分析 | 第36页 |
| ·不同工作地点的在职者工作投入的差异分析 | 第36-37页 |
| ·不同单位在职者工作投入的差异分析 | 第37-38页 |
| ·不同岗位在职者工作投入的差异分析 | 第38-39页 |
| ·不同学历在职者工作投入差异分析 | 第39页 |
| ·不同收入在职者工作投入差异分析 | 第39-40页 |
| 3 研究假设的验证 | 第40-46页 |
| ·个体工作投入相关变量的回归分析 | 第40-41页 |
| ·双职工夫妻工作投入的分层回归分析 | 第41-43页 |
| ·双职工夫妻中丈夫工作投入的分层回归分析 | 第41-42页 |
| ·双职工夫妻中女性工作投入的分层回归分析 | 第42-43页 |
| ·移情在双职工夫妻工作投入交错中调节作用 | 第43-46页 |
| 第四部分 分析讨论 | 第46-54页 |
| 1 双职工夫妻工作投入的整体情况 | 第46-48页 |
| 2 工作投入等变量相关分析与讨论 | 第48-49页 |
| ·工作需求与工作投入关系讨论 | 第48页 |
| ·工作资源变量与工作投入关系的讨论 | 第48-49页 |
| 3 工作投入交错的分析与讨论 | 第49-50页 |
| 4 移情在双职工夫妻工作投入交错中调节作用的分析讨论 | 第50-51页 |
| 5 建议 | 第51-52页 |
| 6 研究不足 | 第52-54页 |
| ·样本取样的局限性 | 第52页 |
| ·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 第52-54页 |
| 第五部分 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 第54-58页 |
| 1 研究结论 | 第54页 |
| 2 研究展望 | 第54-58页 |
| ·工作投入的概念化和测量 | 第54-55页 |
| ·工作投入研究领域理论视角的创新 | 第55-56页 |
| ·工作投入的跨文化研究 | 第56页 |
| ·工作投入的长时程研究 | 第56-57页 |
| ·集体工作投入的研究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 附录 | 第63-65页 |
| 致谢 | 第65-6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