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 1 传统心理理论研究范式及其不足 | 第9-11页 |
| ·错误信念范式的不足 | 第9-10页 |
| ·常用成人心理理论研究范式的不足 | 第10页 |
| ·指示交流研究范式的不足 | 第10-11页 |
| 2 博弈范式的依据 | 第11-14页 |
| ·博弈范式的理论依据 | 第12-13页 |
| ·博弈范式的脑成像研究依据 | 第13-14页 |
| 3 心理理论的博弈范式 | 第14-19页 |
| ·斯塔克伯格博弈 | 第14-17页 |
| ·同时行动博弈 | 第17-18页 |
| ·其他类型博弈 | 第18-19页 |
|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 | 第19-21页 |
| 1 先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 2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 3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 4 研究假设 | 第21页 |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第21-52页 |
| 1 实验一 斯塔克伯格博弈中被试心理理论推理水平的变化 | 第21-31页 |
| ·实验目的 | 第21页 |
| ·实验假设 | 第21-22页 |
| ·方法 | 第22-2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0页 |
| ·讨论 | 第30-31页 |
| 2 实验二 同时行动博弈中被试心理理论推理水平的变化 | 第31-41页 |
| ·实验目的 | 第31页 |
| ·实验假设 | 第31-32页 |
| ·方法 | 第32-3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6-40页 |
| ·讨论 | 第40-41页 |
| 3 实验三 不同博弈类型之间被试心理理论推理水平的变化 | 第41-47页 |
| ·实验目的 | 第41页 |
| ·实验假设 | 第41-42页 |
| ·方法 | 第42-4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3-46页 |
| ·讨论 | 第46-47页 |
| 4 总讨论 | 第47-49页 |
| 5 本文创新、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第49-50页 |
| ·创新之处 | 第49-50页 |
| ·不足之处 | 第50页 |
| ·研究展望 | 第50页 |
| 6 结论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附录 | 第56-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