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一、 问题提出 | 第11页 |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2. 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三、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7页 |
(一) 特殊需要 | 第13-14页 |
(二) 特殊教育 | 第14-15页 |
(三) 特殊学校教师 | 第15页 |
(四) 教师专业发展 | 第15-17页 |
四、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25页 |
(一) 特殊教育理论 | 第17-21页 |
1. 特殊教育的目的观 | 第17-18页 |
2. 特殊教育的儿童观 | 第18-19页 |
3. 特殊教育的特殊观 | 第19-21页 |
(二)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第21-25页 |
1.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 第21-22页 |
2. 教师专业素质 | 第22-23页 |
3.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模式 | 第23-25页 |
五、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25-39页 |
(一) 特殊教育内涵的演进及其研究 | 第25-30页 |
1. 西方特殊教育内涵的演进及其研究 | 第25-28页 |
2. 我国特殊教育的内涵演进及其研究 | 第28-30页 |
(二) 教师专业发展 | 第30-32页 |
1. 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 | 第30-31页 |
2. 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 第31-32页 |
(三) 特教教师专业发展 | 第32-39页 |
1. 特教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 | 第32-35页 |
2. 特教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现状 | 第35-39页 |
六、 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 第39-42页 |
(一) 研究过程 | 第39-40页 |
1. 研究对象 | 第39页 |
2. 研究过程 | 第39-40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40-42页 |
1. 选择质性研究的个案研究原因 | 第40-41页 |
2. 具体操作方法 | 第41-42页 |
七、 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特殊需要——B 市案例分析 | 第42-58页 |
(一) B 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基本情况 | 第42-43页 |
1. 学生人数及班级分布 | 第42-43页 |
2. 学生年龄差距及分布 | 第43页 |
3. 学生生源地及来源分布 | 第43页 |
(二) B 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特殊需要分析 | 第43-58页 |
1. 生存生活需要 | 第44-48页 |
2. 成长发展需要 | 第48-51页 |
3. 教育教学需要 | 第51-55页 |
4. 独特的教师需要 | 第55-58页 |
八、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B 市案例分析 | 第58-78页 |
(一) B 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基本情况 | 第58-60页 |
1. 教师结构、性别、民族及来源情况 | 第58页 |
2. 教师年龄、教龄、任教科目情况 | 第58-59页 |
3. 教师学历、专业与职称情况 | 第59-60页 |
(二) B 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60-78页 |
1. 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60-71页 |
2. 专业发展问题分析 | 第71-78页 |
九、 基于特殊儿童需要的特殊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 第78-86页 |
(一) 专业支持策略 | 第78-80页 |
1. 职前教师培养关注专业信念养成,重视课程设置实践取向,拓展培养模式 | 第78-79页 |
2. 在职教师培训分类型分层次,针对不同的发展需求给予不同的培训 | 第79-80页 |
(二) 管理支持策略 | 第80-82页 |
1. 合理分配教师资源,加强教师合作,发挥教育合力作用 | 第80页 |
2. 合理分配培训机会,充实学习资源,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平台 | 第80-81页 |
3. 执行公平公正的教师激励、评价措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外部刺激 | 第81页 |
4. 加强家校合作,发挥亲情教育作用 | 第81页 |
5. 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支持 | 第81-82页 |
(三) 心理支持策略 | 第82-83页 |
1. 扩充心理学知识,正确面对压力 | 第82页 |
2. 寻求心理咨询机构合作,定期进行心理疏导 | 第82页 |
3. 广泛开展活动,疏解心理压力 | 第82-83页 |
(四) 社会支持策略 | 第83-86页 |
1. 教育主管部门给予“优先对待”的差别性支持 | 第83-84页 |
2. 特殊儿童康复、医疗和辅导机构的合作性支持 | 第84页 |
3. 通过广泛宣传促进社会成员理解与认可的舆论性支持 | 第84-86页 |
结束语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附录一 | 第91-95页 |
附录二 | 第95-96页 |
附录三 | 第96-97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