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6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理论意义 | 第11页 |
2、实践意义 | 第11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1、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2、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一、讲授法的概念、分类、特征及其运用有效性的涵义和体现 | 第16-20页 |
(一) 讲授法的概念、分类和特征 | 第16-18页 |
1、讲授法的概念 | 第16-17页 |
2、讲授法的分类 | 第17页 |
3、讲授法的特征 | 第17-18页 |
(二) 讲授法运用有效性的涵义和体现 | 第18-20页 |
1、讲授法运用有效性的涵义 | 第18-19页 |
2、讲授法运用有效性的体现 | 第19-20页 |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高讲授法运用有效性的重要意义 | 第20-25页 |
(一) 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 第20-21页 |
(二) 适应讲授法运用现状的需要 | 第21-22页 |
(三) 有利于历史知识的学习 | 第22-23页 |
(四) 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具有特殊意义 | 第23-24页 |
(五) 有利于其他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 | 第24-25页 |
三、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讲授法运用有效性的策略 | 第25-48页 |
(一) 树立先进的理念 | 第25-27页 |
(二) 恰当确定、组织讲授内容 | 第27-32页 |
1、恰当确定讲授内容 | 第27-28页 |
2、科学组织讲授内容 | 第28-32页 |
(三) 把握重点环节、抓住有效时机 | 第32-39页 |
1、把握重点环节 | 第32-38页 |
2、抓住有效时机 | 第38-39页 |
(四) 讲究语言艺术、提高表达效力 | 第39-45页 |
1、讲授语言应遵循的四项基本原则 | 第39-40页 |
2、讲授语言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 第40-44页 |
3、提高讲授语言艺术的方法与途径 | 第44-45页 |
(五) 注意与其他方法、手段的结合 | 第45-48页 |
1、讲授法应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 | 第45-46页 |
2、讲授法应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注释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