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教育哲学论文

当代中国教育的应有价值取向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3页
导论第13-73页
 一、问题提出第13-33页
  (一) 研究背景第14-26页
  (二) 研究意义第26-33页
 二、文献综述第33-70页
  (一) 价值研究综述第33-47页
  (二) 教育价值研究综述第47-58页
  (三) 教育价值取向研究综述第58-70页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70-73页
  (一) 研究方法第70-71页
  (二) 创新之处第71-73页
第一章 教育价值和教育价值取向的概念厘定第73-93页
 一、价值内涵第73-79页
  (一) 生存论现象学的价值立场第73-75页
  (二) 生存论现象学下的价值表述第75-79页
 二、人的价值自成目的特征第79-82页
 三、人的自我生成教育价值的建立第82-90页
 四、教育价值取向的概念厘定第90-93页
第二章 现有的教育价值取向批判第93-125页
 一、现有的教育价值取向描述第93-114页
  (一) 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和个人价值取向的交替演变第96-103页
  (二) 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价值取向的交替演变第103-114页
 二、教育价值取向偏差的表现第114-120页
  (一) 社会价值取向主导下的个人价值的缺失第115-116页
  (二) 个人价值取向主导下的社会价值的缺失第116-117页
  (三) 人文主义主导下的科学精神的缺失第117页
  (四) 科学主义主导下的人文精神的缺失第117-118页
  (五) 教育工具价值取向控制下教育本身的缺失第118-120页
 三、教育价值取向偏差的已有纠正方案及其困境第120-125页
  (一) 整合论纠正方案第120-123页
  (二) 整合论困境第123-125页
第三章 现有教育价值取向偏差的根源分析第125-136页
 一、现代性的后果第125-128页
 二、社会历史根源第128-133页
 三、认识论根源第133-136页
第四章 应有教育价值取向的求索第136-167页
 一、生存论现象学方法的求索第136-144页
 二、应用生存论现象学方法的必要性第144-158页
  (一) 对主客二分方法模式的超越第144-147页
  (二) 知识社会的必然要求第147-150页
  (三) 原有教育定义的残断第150-158页
 三、当前教育现象学方法述评第158-167页
第五章 应有教育价值取向的确立及其边界第167-214页
 一、应有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第167-191页
  (一) 应有教育价值取向第167-169页
  (二) 当代中国应有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第169-175页
  (三) 人的自我生成表现为人的自我责任、自主方法、自美其美的生成第175-178页
  (四) 把被个人利益遮蔽的个体发展解放出来第178-180页
  (五) 视域融合——人的自我生成的基本样式第180-191页
 二、应有教育价值取向的确立依据第191-211页
  (一) 教育本身的存在第191-202页
  (二) 社会历史条件的可能第202-204页
  (三) 美国教育价值取向演变的启示第204-211页
 三、应有教育价值取向的边界第211-214页
余论第214-219页
参考文献第219-227页
读博期间论文、著作发表情况第227-228页
后记第228-229页

论文共2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研究
下一篇:教学理论建设的方法论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