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方言论文--客家语论文

江西寻乌方言语音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1-19页
    第一节 寻乌县概况第11-12页
        一、 地理人口第11页
        二、 历史沿革第11-12页
    第二节 寻乌方言研究现状第12-16页
        一、 寻乌方言研究现状第12-15页
        二、 寻乌周边方言研究现状第15-16页
    第三节 研究对象、方法和意义第16-17页
        一、 研究对象第16页
        二、 研究方法第16页
        三、 研究意义第16-17页
    第四节 语料来源与发音合作人第17-19页
        一、 语料来源第17页
        二、 调查时间第17-18页
        三、 发音合作人第18-19页
第一章 寻乌方言单字音语音系统第19-40页
    第一节 单字音声韵调系统第19-25页
        一、 声母第19页
        二、 韵母第19-21页
        三、 单字调第21-25页
    第二节 单字表声韵调配合关系第25-33页
        一、 寻乌方言的声韵配合关系第25-26页
        二、 声韵调配合关系第26-33页
    第三节 文白异读第33-40页
        一、 声母的文白异读第33-36页
        二、 韵母的文白异读第36-38页
        三、 声调的文白异读第38-40页
第二章 寻乌方言与中古音韵的比较第40-60页
    第一节 声母比较第40-49页
        一、 寻乌方言声母与中古声母对应关系第40-47页
        二、 寻乌方言声母的音韵特点第47-49页
    第二节 韵母比较第49-58页
        一、 寻乌方言韵母与中古韵母对应关系第49-57页
        二、 寻乌方言韵母的音韵特点第57-58页
    第三节 声调对比第58-60页
        一、 寻乌方言声调与中古声调对应关系第58-59页
        二、 寻乌方言声调的音韵特点第59-60页
第三章 寻乌方言的连读变调第60-72页
    第一节 两字组连读变调第60-65页
        一、 两字组连读变调概况第60-65页
        二、 两字组连读变调特点第65页
    第二节 三字组连读变调第65-72页
        一、 三字组连读变调概况第65-70页
        二、 三字组连读变调特点第70-72页
第四章 寻乌方言与梅县方言的比较第72-93页
    第一节 梅县方言单字音语音系统第72-75页
        一、 声母第72-73页
        二、 韵母第73-74页
        三、 单字调第74-75页
    第二节 寻乌方言与梅县方言比较第75-90页
        一、 寻乌方言与梅县方言声母比较第75-79页
        二、 寻乌方言与梅县方言韵母比较第79-88页
        三、 寻乌方言与梅县方言声调比较第88-90页
    第三节 寻乌方言与梅县方言异同第90-93页
        一、 寻乌方言与梅县方言相同点第90-91页
        二、 寻乌方言与梅县方言不同点第91-93页
结论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98页
寻乌方言同音字汇第98-124页
寻乌方言词汇表第124-197页
后记第197页

论文共1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明清时期左思《咏史》的流传与接受
下一篇:《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新增词语造词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