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 | 第5-8页 |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1.1 选题缘由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本体方面 | 第12-13页 |
1.2.2 对外汉语方面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及理论依据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2 语料来源 | 第15页 |
1.3.3 理论依据 | 第15-16页 |
2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常见惯用语提取分析 | 第16-27页 |
2.1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常见惯用语提取 | 第16-19页 |
2.1.1《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中的惯用语提取 | 第16-17页 |
2.1.2《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惯用语提取 | 第17页 |
2.1.3《汉语口语水平等级标准及测试大纲》中的惯用语提取 | 第17-18页 |
2.1.4 常见惯用语提取结果统计 | 第18-19页 |
2.2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常见惯用语分析 | 第19-27页 |
2.2.1 结构特点分析 | 第19-23页 |
2.2.2 应用特点分析 | 第23-27页 |
3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常见惯用语调查分析 | 第27-52页 |
3.1 问卷调查 | 第27-33页 |
3.1.1 调查目的和意义 | 第27页 |
3.1.2 问卷设计和调查方法 | 第27-29页 |
3.1.3 调查结果 | 第29-33页 |
3.2 语料库调查 | 第33-37页 |
3.2.1 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 第34页 |
3.2.2 调查结果 | 第34-37页 |
3.3 惯用语偏误分析 | 第37-44页 |
3.3.1 语义偏误及分析 | 第37-40页 |
3.3.2 语法偏误及分析 | 第40-42页 |
3.3.3 语用偏误及分析 | 第42-44页 |
3.4 惯用语的透明度分析 | 第44-52页 |
3.4.1 惯用语的语义透明度 | 第44-49页 |
3.4.2 语义透明度对留学生惯用语理解的影响 | 第49-52页 |
4 对外汉语教学中惯用语的教学建议 | 第52-61页 |
4.1 教材方面的建议 | 第52-54页 |
4.1.1 加强教材中惯用语的系统性 | 第52-53页 |
4.1.2 加强教材注释的规范性 | 第53页 |
4.1.3 加强教材中惯用语的实用性 | 第53-54页 |
4.2 教师方面的建议 | 第54-56页 |
4.2.1 抓住惯用语的教学重点 | 第54页 |
4.2.2 选择合适的惯用语教学方法 | 第54-55页 |
4.2.3 构建留学生头脑中的“惯用语词典” | 第55-56页 |
4.3 学生方面的建议 | 第56-57页 |
4.3.1 克服学习惯用语的恐惧心理 | 第56页 |
4.3.2 了解惯用语背后的文化知识 | 第56-57页 |
4.3.3 积累日常生活中的惯用语 | 第57页 |
4.3.4 坚持惯用语的探究性学习 | 第57页 |
4.4 教学设计 | 第57-61页 |
5 结语 | 第61-63页 |
附录一 | 第63-65页 |
附录二 | 第65-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83-84页 |
后记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