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9页 |
三.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9-12页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一. 微课程 | 第12页 |
二. 逻辑思维能力 | 第12-13页 |
三. 微课程的有效性评价 | 第13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情况 | 第13-17页 |
一.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二.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一. 心理学原理 | 第17页 |
二. 教育评价理论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培养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微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 | 第18-22页 |
第一节 地理教学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微课程与高效课堂 | 第19-20页 |
第三节 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微课程在高效课堂中的教育实践案例 | 第20-22页 |
一. 以《热力环流》为例的微课程设计 | 第20页 |
二. 微课程在高效课堂中的运用实践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微课程效果评测 | 第22-32页 |
第一节 逻辑思维能力评测的必要性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微课程效果评测的基本内容及层次划分 | 第23-25页 |
一. 基于微课程的逻辑思维能力评测的基本内容 | 第23页 |
二. 基于微课程的地理高考考察逻辑思维能力情况分析 | 第23-24页 |
三. 基于微课程的地理必修一主要知识点及其考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 | 第24-25页 |
第三节 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微课程效果评价形式探究 | 第25-32页 |
一. 评价主体、评价对象和评价原则 | 第25-26页 |
二. 评价对象、评价内容 | 第26-27页 |
三. 评价形式 | 第27-32页 |
第四章 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前测及分析 | 第32-38页 |
第一节 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前期评测 | 第32页 |
一. 调查背景 | 第32页 |
二. 前测方式 | 第32页 |
第二节 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前测分析 | 第32-38页 |
一. 问卷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 第32-35页 |
二. 试卷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35-38页 |
第五章 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过程性评价 | 第38-42页 |
第一节 复式问答日志评价 | 第38-39页 |
一. 复式问答日志的量纲设定及等级划分 | 第38-39页 |
二. “复式问答日志”评价实践情况 | 第39页 |
第二节 同行或专家评价 | 第39-42页 |
一. 同行或者专家评价量表 | 第39-40页 |
二. 模糊综合分析法 | 第40-42页 |
第六章 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后测及分析 | 第42-46页 |
第一节 问卷调查及其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第二节 试卷测试及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 第46-48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46页 |
第二节 存在的不足 | 第46-47页 |
第三节 反思与建议 | 第47-48页 |
附录 | 第48-62页 |
附录1 微课程相关设计表格 | 第48-50页 |
附录2 必修一主要知识点、知识类型以及考察的逻辑思维能力 | 第50-53页 |
附录3 前测问卷调查 | 第53-55页 |
附录4 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前测试题 | 第55-57页 |
附录5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微课程设计评价指标 | 第57-58页 |
附录6 后测问卷调查 | 第58-59页 |
附录7 后测试题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个人简历 | 第64-66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 第66-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