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泰网络语言对比分析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0页 |
1.1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6页 |
1.2 网络语言研究现状 | 第6-9页 |
1.3 本文研究方法与材料 | 第9-10页 |
第二章 网络语言的定义及其产生原因 | 第10-15页 |
2.1 网络语言的定义 | 第10-11页 |
2.2 网络语言的媒介 | 第11-12页 |
2.3 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 | 第12-15页 |
2.3.1 节省时间,让信息更快地传出去 | 第12-13页 |
2.3.2 张扬个性以引起别人的重视 | 第13页 |
2.3.3 弥补网络交际的自身缺陷 | 第13页 |
2.3.4 掩饰身份 | 第13页 |
2.3.5 电影、游戏作品的影响 | 第13-15页 |
第三章 汉英泰网络语言类型分析 | 第15-48页 |
3.1 汉语网络语言分析 | 第15-27页 |
3.1.1 网络专业术语 | 第15-16页 |
3.1.2 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 | 第16页 |
3.1.3 网络聊天用语 | 第16-27页 |
3.2 英语网络语言分析 | 第27-37页 |
3.2.1 专业术语 | 第27-28页 |
3.2.2 网络聊天用语 | 第28-37页 |
3.3 泰语网络语言分析 | 第37-43页 |
3.3.1 专业术语 | 第37-39页 |
3.3.2 网络有关词语 | 第39页 |
3.3.3 网络聊天语 | 第39-43页 |
3.4 汉英泰网络语言对比分析 | 第43-48页 |
3.4.1 专业术语对比分析 | 第43-44页 |
3.4.2 缩略形式 | 第44页 |
3.4.3 谐音 | 第44-45页 |
3.4.4 旧词新义 | 第45-46页 |
3.4.5 新造词法 | 第46页 |
3.4.6 表情符号 | 第46-48页 |
第四章 网络语言的特点 | 第48-51页 |
4.1 创新性和时尚性 | 第48页 |
4.2 简约性与随意性 | 第48-49页 |
4.3 多样性、丰富性、形象性 | 第49-50页 |
4.4 粗俗性 | 第50-51页 |
第五章 网络语言的影响、规范及其语言学未来 | 第51-59页 |
5.1 网络语言对语言的影响 | 第51-54页 |
5.1.1 网络语言对语言系统的影响 | 第51-53页 |
5.1.2 网络语言对小学生的影响 | 第53-54页 |
5.2 网络语言的规范 | 第54-57页 |
5.2.1 网络语言规范现状 | 第54-56页 |
5.2.2 对网络语言规范的策略 | 第56-57页 |
5.3 网络的语言学未来 | 第57-59页 |
5.3.1 应用网络语言学 | 第57-58页 |
5.3.2 提高语言的丰富性 | 第58-59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2-63页 |
附录 | 第63-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