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历史论文

“一贯制”历史学科课程体系构建初探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前言第8-11页
第一章 我国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的成就与遗留问题第11-29页
 一、21世纪我国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的成就第11-16页
  (一) 课程理念的发展第11-14页
  (二) "三位一体"历史课程教学目标的建构第14-15页
  (三) 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的世界性特征第15-16页
 二、21世纪我国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反思第16-29页
  (一)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设现状第16-19页
  (二) 高中与初中的层次差异问题第19-26页
  (三) 基础教育历史课程与高校历史课程的链接问题第26-29页
第二章 "一贯制"历史学科课程体系建构第29-53页
 一、"一贯制"历史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第29-36页
  (一) 历史学科课程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第29-31页
  (二) 青少年认知发展规律是建构课程体系的基础第31-34页
  (三) 螺旋式上升理论与建构主义课程观的应用第34-36页
 二、"一贯制"历史课程体系的构建第36-44页
  (一) 目标与任务构建第37-40页
  (二) 内容、形式与体例构建设想第40-42页
  (三) "一贯制"历史学科课程的内部关系第42-44页
 三、"一贯制"历史学科课程体系的特点第44-53页
  (一) 统整性第44-45页
  (二) 适当性第45-47页
  (三) 上升性第47-50页
  (四) 建构性第50-53页
第三章 "一贯制"历史学科课程分段自辩第53-79页
 一、小学学段第53-56页
  (一) 为什么在小学全学段开设历史与社会综合课程?第53-54页
  (二) 小学《历史与社会》课程如何适应和发展儿童认知水平?第54-56页
 二、初中学段第56-59页
  (一)、初中学段构建通史型历史课程的必要性第56-58页
  (二)、初中学段历史课程在"一贯制"历史学科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第58-59页
 三、高中学段第59-65页
  (一) "一贯制"历史学科课程体系中普通高中专题史课程与现行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异同第59-62页
  (二) "一贯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中的必修课改进及其理由第62-64页
  (三) "一贯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中的选修课设置及其理由第64-65页
 四、大学学段第65-70页
  (一) "一贯制"历史学科课程有必要包含大学学段吗?第65-67页
  (二) "一贯制"历史学科课程大学学段通史与初中学段通史课程的异同第67-70页
 五、综合自辩第70-79页
  (一) "一贯制"历史学科课程所体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第70-72页
  (二) 推行"一贯制"历史学科课程需要具备什么条件?第72-75页
  (三) 推行"一贯制"历史学科课程对我国历史教学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第75-77页
  (四) 如何看待"一贯制"历史学科课程的现实意义?第77-79页
结论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9页
致谢第89-90页
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赵恒烈中学历史教育思想初探
下一篇: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的美国中小学教学视导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