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1.2 超级爆震现象的科学解释 | 第12-18页 |
1.3 超级爆震中爆轰形成的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1.3.1 热点说 | 第18-19页 |
1.3.2 湍流说 | 第19-20页 |
1.3.3 激波说 | 第20-21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论文结构 | 第21-22页 |
第2章 数值方法及模型验证 | 第22-33页 |
2.1 控制方程组 | 第22-23页 |
2.2 湍流模型 | 第23-24页 |
2.3 PISO算法 | 第24-27页 |
2.4 网格自适应加密方法 | 第27页 |
2.5 SAGE模型 | 第27-29页 |
2.6 燃烧化学反应机理 | 第29-30页 |
2.7 模型验证 | 第30-33页 |
第3章 无中心火焰面条件下激波反射起爆过程模拟 | 第33-53页 |
3.1 热点自燃过程模拟 | 第33-37页 |
3.1.1 热点自燃理论 | 第33-34页 |
3.1.2 具有不同温度梯度热点的自燃过程模拟 | 第34-37页 |
3.2 快速压缩机中激波传播与反射起爆过程试验图像分析 | 第37-39页 |
3.3 激波在燃烧室内传播过程分析 | 第39-44页 |
3.3.1 物理模型 | 第39页 |
3.3.2 数值方法 | 第39-40页 |
3.3.3 燃烧室内激波传播与反射过程 | 第40-42页 |
3.3.4 化学反应对激波传播与反射过程影响分析 | 第42-44页 |
3.4 激波壁面反射起爆过程分析 | 第44-50页 |
3.5 不同未燃混合气温度下的起爆过程模拟 | 第50-5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有中心火焰面条件下两种激波诱导起爆模式 | 第53-70页 |
4.1 有中心火焰面条件下激波加速火焰传播起爆过程 | 第53-58页 |
4.1.1 物理模型 | 第54-55页 |
4.1.2 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 | 第55-56页 |
4.1.3 起爆机理分析 | 第56-57页 |
4.1.4 起爆过程分析 | 第57-58页 |
4.2 有中心火焰面条件下激波壁面反射起爆过程 | 第58-68页 |
4.2.1 物理模型 | 第58页 |
4.2.2 模拟结果分析 | 第58-62页 |
4.2.3 末端热点自燃过程 | 第62-64页 |
4.2.4 自燃高温区产生激波过程 | 第64-65页 |
4.2.5 激波壁面反射过程 | 第65-67页 |
4.2.6 壁面起爆过程 | 第67-6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3页 |
5.1 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 | 第70-71页 |
5.2 研究展望与建议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