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1.1.1 时代背景 | 第10页 |
1.1.2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遇到的问题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 第11页 |
1.2.2 为高校公共课的微课设计开发提供参考意见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4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4-16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5.1 文献研究法 | 第16页 |
1.5.2 访谈法 | 第16页 |
1.5.3 问卷调查法 | 第16页 |
1.5.4 实验研究法 | 第16-18页 |
2 微课设计的研究依据 | 第18-21页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1.1 微型课程 | 第18页 |
2.1.2 微课及微课程 | 第18-19页 |
2.2 理论依据 | 第19-21页 |
2.2.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第19页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9-20页 |
2.2.3 移动学习理论 | 第20页 |
2.2.4 非正式学习理论 | 第20-21页 |
3 微课的设计与开发 | 第21-37页 |
3.1 微课设计的原则 | 第21-22页 |
3.1.1 短小精悍原则 | 第21页 |
3.1.2 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 第21-22页 |
3.1.3 趣味性原则 | 第22页 |
3.1.4 实用性原则 | 第22页 |
3.2 微课设计的特点 | 第22-23页 |
3.3 微课设计的程序 | 第23-37页 |
3.3.1 前期分析 | 第23-27页 |
3.3.2 不同的课程内容所适用的微课类型 | 第27-28页 |
3.3.3 教学设计 | 第28-29页 |
3.3.4 微课的制作与开发 | 第29-36页 |
3.3.5 微课的测试 | 第36-37页 |
4 微课的应用与评价 | 第37-54页 |
4.1 微课应用实施 | 第37页 |
4.1.1 微课应用情形的选择 | 第37页 |
4.2. 微课应用平台的选择 | 第37-38页 |
4.3 微课在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 | 第38-41页 |
4.4 微课应用的评价 | 第41-51页 |
4.4.1 微课应用于课后复习情形下的教学实验 | 第41-44页 |
4.4.2 微课应用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实验 | 第44-47页 |
4.4.3 微课的应用评价——问卷调查 | 第47-51页 |
4.5《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微课教学实验小结 | 第51-54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5.1 研究成果 | 第54页 |
5.2 研究的创新性 | 第54-55页 |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