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水产加工工业论文--水产制品的标准与检验论文

水产品中危害物胶体金免疫层析毛细管检测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10页
0 前言第17-41页
    0.1 免疫层析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7-21页
        0.1.1 免疫检测技术第17页
        0.1.2 免疫层析技术第17-18页
        0.1.3 免疫层析技术的种类第18-21页
    0.2 免疫层析技术标记材料的研究现状第21-26页
        0.2.1 酶促显色免疫层析第21页
        0.2.2 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技术第21-22页
        0.2.3 量子点标记免疫层析技术第22页
        0.2.4 磁性纳米材料标记免疫层析技术第22-23页
        0.2.5 稀土纳米材料标记免疫层析技术第23-24页
        0.2.6 其他材料标记的免疫层析技术第24-26页
    0.3 免疫层析技术中基底材料研究现状第26-29页
        0.3.1 硝酸纤维素膜为基底的免疫层析技术的不足第26-27页
        0.3.2 硝酸纤维素膜作为免疫层析基底材料的改进第27页
        0.3.3 新型免疫层析基底材料-线第27-28页
        0.3.4 新型免疫层析基底材料-免疫亲和凝胶柱第28-29页
        0.3.5 其他免疫层析基底材料第29页
    0.4 玻璃材料作为免疫层析基底的可行性第29-32页
        0.4.1 玻璃作为免疫层析基底材料的优点第29-30页
        0.4.2 玻璃基底表面的修饰第30页
        0.4.3 蛋白质在玻璃基底表面的固定方法第30-32页
    0.5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2-33页
    0.6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41页
1 胶体金免疫层析毛细管的组装第41-60页
    1.1 引言第41-42页
    1.2 实验材料第42-44页
        1.2.1 主要试剂原料第42页
        1.2.2 主要仪器设备第42-43页
        1.2.3 溶液配制第43-44页
    1.3 主要方法第44-47页
        1.3.1 13nm胶体金粒子的制备第44页
        1.3.2 25nm、42 nm胶体金粒子的制备第44-45页
        1.3.3 胶体金标记抗体的准备第45页
        1.3.4 胶体金标记抗体条件的优化第45页
        1.3.5 胶体金标记抗体复合物的制备和表征第45页
        1.3.6 间接ELISA检测步骤第45-46页
        1.3.7 毛细管的清洗与表面活化第46页
        1.3.8 免疫层析毛细管的组装第46-47页
        1.3.9 免疫层析毛细管的组装成功检测第47页
    1.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7-55页
        1.4.1 胶体金粒子的表征第47-49页
        1.4.2 胶体金颗粒大小的确定第49页
        1.4.3 胶体金标记抗体最优pH的确定第49-50页
        1.4.4 胶体金标记抗体最优抗体浓度的确定第50-51页
        1.4.5 胶体金标记抗体复合物的表征第51-52页
        1.4.6 胶体金免疫层析毛细管的组装第52-54页
        1.4.7 免疫层析毛细管的初步应用第54-55页
    1.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2 胶体金免疫层析毛细管的优化及对小清蛋白的检测第60-84页
    2.1 引言第60页
    2.2 实验原料第60-63页
        2.2.1 主要试剂原料第60-61页
        2.2.2 要仪器设备第61-62页
        2.2.3 胶体金免疫层析毛细管的组装原理和结果判读第62-63页
    2.3 主要方法第63-67页
        2.3.1 兔抗小清蛋白抗体亲和常数的测定第63-64页
        2.3.2 胶体金标记小清蛋白抗体的制备和表征第64页
        2.3.3 用于小清蛋白检测的免疫层析毛细管的组装第64页
        2.3.4 检测条件的优化第64页
        2.3.5 最优条件下用于小清蛋白检测的免疫层析毛细管的组装第64页
        2.3.6 样品的前处理第64-65页
        2.3.7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第65页
        2.3.8 SDS-PAGE测定样品中的蛋白质第65页
        2.3.9 胶体金免疫层析毛细管的测试方法第65-66页
        2.3.10 胶体金免疫层析毛细管的检测性能测试第66页
        2.3.11 胶体金免疫层析毛细管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第66-67页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7-79页
        2.4.1 兔抗小清蛋白抗体亲和常数的计算第67页
        2.4.2 胶体金免疫层析毛细管的检测原理第67-68页
        2.4.3 毛细管组装和检测条件的确定第68-70页
        2.4.4 胶体金免疫层析毛细管的灵敏度测试第70-73页
        2.4.5 胶体金免疫层析毛细管的重复性、特异性和稳定性测试第73-74页
        2.4.6 胶体金免疫层析毛细管对实际样品的检测第74-76页
        2.4.7 胶体金免疫层析毛细管的精确度检测第76-77页
        2.4.8 胶体金免疫层析毛细管的检测性能比较第77-78页
        2.4.9 胶体金免疫层析毛细管的组装成本计算第78-79页
    2.5 本章小结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3 免疫层析毛细管对小分子呋喃唑酮的快速检测第84-111页
    3.1 引言第84-85页
    3.2 实验原料第85-86页
        3.2.1 主要试剂原料第85页
        3.2.2 主要仪器设备第85-86页
    3.3 主要方法第86-89页
        3.3.1 胶体金和胶体金标记复合物的制备第86页
        3.3.2 毛细管的预处理和免疫层析管的组装第86页
        3.3.3 免疫层析毛细管组装和检测条件的确定第86-87页
        3.3.4 样品的前处理过程第87页
        3.3.5 胶体金免疫层析管的测试步骤第87-88页
        3.3.6 胶体金免疫层析毛细管的测试性能测试第88-89页
        3.3.7 胶体金免疫层析毛细管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第89页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89-106页
        3.4.1 检测呋喃唑酮代谢物AOZ的胶体金免疫毛细层析管的组装和检测原理第89-90页
        3.4.2 胶体金和胶体金标记抗体复合物的表征第90-91页
        3.4.3 检测呋喃唑酮代谢物AOZ胶体金免疫层析管的组装和检测条件优化第91-97页
        3.4.4 胶体金免疫层析毛细管对呋喃唑酮代谢物AOZ的检测灵敏度第97-99页
        3.4.5 呋喃唑酮代谢物免胶体金免疫层析毛细管检测性能测试第99-102页
        3.4.6 胶体金免疫层析毛细管测试AOZ的准确性第102-104页
        3.4.7 胶体金免疫层析毛细管的检测性能比较第104-105页
        3.4.8 胶体金免疫层析毛细管的组装成本计算第105-106页
    3.5 本章小结第106-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1页
4 胶体金免疫层析毛细管的再生性能的研究第111-125页
    4.1 引言第111-112页
    4.2 实验材料第112-114页
        4.2.1 主要试剂原料第112页
        4.2.2 主要仪器设备第112页
        4.2.3 解离液配制第112-114页
    4.3 主要方法第114-116页
        4.3.1 解离液的选择第114页
        4.3.2 显色后时间的确定第114-115页
        4.3.3 最佳解离温度的确定第115页
        4.3.4 最佳解离时间的确定第115页
        4.3.5 胶体金免疫层析毛细管可再生次数的确定第115页
        4.3.6 再生操作对胶体金免疫层析毛细管检测性能的影响测试第115页
        4.3.7 结果分析第115-116页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16-122页
        4.4.1 最适解离液的确定第116-118页
        4.4.2 再生条件的优化第118-121页
        4.4.3 呋喃唑酮代谢物免疫层析毛细管可再生次数的确定第121页
        4.4.4 再生操作对胶体金免疫层析毛细管检测限和重复性的影响第121-122页
    4.5 本章小结第122-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25页
5 胶体金免疫层析毛细管作用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第125-139页
    5.1 实验材料第125-126页
        5.1.1 主要试剂原料第125页
        5.1.2 主要仪器设备第125-126页
        5.1.3 储存液配制第126页
    5.2 实验方法第126-129页
        5.2.1 毛细管的不同修饰方法第126-128页
        5.2.2 不同修饰方法免疫层析毛细管的组装第128页
        5.2.3 不同修饰组装的免疫层析毛细管的检测灵敏度和稳定性第128页
        5.2.4 不同修饰方法对再生性能的影响第128页
        5.2.5 储存条件对免疫层析毛细管稳定性的影响第128-129页
        5.2.6 数据分析第129页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29-135页
        5.3.1 不同修饰方法的原理第129-131页
        5.3.2 不同修饰方法的免疫层析毛细管的视觉检测限第131-132页
        5.3.3 不同修饰方法对免疫层析毛细管稳定性的影响第132页
        5.3.4 不同修饰方法对再生性能的影响第132-133页
        5.3.5 不同储存条件对免疫层析毛细管显色的影响第133-134页
        5.3.6 免疫层析毛细管储存稳定性与储存液菌落总数的关系第134-135页
    5.4 本章小结第135-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39页
6 论文总结第139-141页
论文的创新性第141-142页
下一步研究展望与不足第142-143页
致谢第143-144页
个人简历第144-145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叉枝松藻抗凝血多糖及其寡糖的制备和结构研究
下一篇:大型煤炭集团产业协同的机理模型及其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