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思路 | 第11-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本文创新点及不足 | 第14-15页 |
2 理论分析与文献综述 | 第15-27页 |
2.1 股权激励概述 | 第15-18页 |
2.1.1 股权激励概念 | 第15-16页 |
2.1.2 股权激励类型 | 第16-17页 |
2.1.3 股权激励要素 | 第17-18页 |
2.2 股权激励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8-19页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9页 |
2.2.3 不完全契约理论 | 第19-20页 |
2.2.4 产权理论 | 第20-21页 |
2.3 股权激励文献评述 | 第21-27页 |
2.3.1 股权激励动机 | 第21-23页 |
2.3.2 股权激励效果 | 第23-25页 |
2.3.3 产权性质对股权激励的影响 | 第25-27页 |
3 我国股权激励制度背景及现状 | 第27-32页 |
3.1 我国股权激励发展历程 | 第27-28页 |
3.2 我国股权激励发展现状 | 第28-32页 |
3.2.1 我国股权激励概况 | 第28-30页 |
3.2.2 不同产权性质下股权激励概况 | 第30-32页 |
4 案例研究 | 第32-55页 |
4.1 民营科技公司股权激励案例——用友网络 | 第32-43页 |
4.1.1 用友网络简介 | 第32-33页 |
4.1.2 用友网络股权激励方案及授予情况 | 第33-37页 |
4.1.3 用友网络股权激励市场反应 | 第37-39页 |
4.1.4 用友网络股权激励财务效应 | 第39-43页 |
4.2 国有科技公司股权激励案例——烽火通信 | 第43-51页 |
4.2.1 烽火通信简介 | 第43页 |
4.2.2 烽火通信股权激励方案及授予情况 | 第43-47页 |
4.2.3 烽火通信股权激励市场反应 | 第47-48页 |
4.2.4 烽火通信股权激励财务效应 | 第48-51页 |
4.3 用友网络与烽火通信股权激励对比 | 第51-55页 |
4.3.1 用友网络与烽火通信股权激励方案汇总对比 | 第51-53页 |
4.3.2 用友网络与烽火通信股权激励效果和市场反应对比 | 第53-55页 |
5 附加测试一一基于大样本的实证分析 | 第55-63页 |
5.1 假设提出 | 第55-56页 |
5.2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第56页 |
5.3 变量及说明 | 第56-57页 |
5.4 实证模型 | 第57页 |
5.5 实证分析 | 第57-63页 |
6 结论与启示 | 第63-6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3-64页 |
6.2 相关建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