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 研究路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2.1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理论发展历程 | 第13-14页 |
2.1.1 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 | 第13-14页 |
2.1.2 商业银行营销观念的创新与发展 | 第14页 |
2.1.3 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发展 | 第14页 |
2.2 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组合策略理论剖析 | 第14-17页 |
2.2.1 传统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组合策略理论 | 第14-16页 |
2.2.2 现代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组合策略理论 | 第16-17页 |
2.3 商业银行理财营销策略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2.3.1 生命周期理论 | 第17页 |
2.3.2 金融创新理论 | 第17页 |
2.3.3 投资组合理论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分析 | 第19-25页 |
3.1 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阶段 | 第19-20页 |
3.1.1 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阶段 | 第19-20页 |
3.1.2 境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阶段 | 第20页 |
3.2 中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营销对比分析 | 第20-23页 |
3.2.1 创新能力比较 | 第21页 |
3.2.2 人员培训体系比较 | 第21-22页 |
3.2.3 客户细分比较 | 第22-23页 |
3.3 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成功案例分析 | 第23-25页 |
3.3.1 让银行品牌深入人心 | 第23页 |
3.3.2 通过对产品的不断创新来吸引顾客 | 第23页 |
3.3.3 提供全面多样的产品来保持客户 | 第23-24页 |
3.3.4 制定差异化价格来保证市场竞争力 | 第24页 |
3.3.5 注重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个人理财人员 | 第24-25页 |
第四章 N银行苏州分行概述 | 第25-30页 |
4.1 N银行苏州分行组织机构 | 第25-26页 |
4.2 N银行苏州分行业务范围 | 第26-27页 |
4.2.1 个人理财专柜 | 第26页 |
4.2.2 大客户服务室 | 第26页 |
4.2.3 个人理财中心 | 第26页 |
4.2.4 投资个人理财中心 | 第26页 |
4.2.5 金融超市 | 第26-27页 |
4.2.6 金融俱乐部 | 第27页 |
4.2.7 金融百货商店 | 第27页 |
4.3 N银行苏州分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 | 第27-30页 |
第五章 N银行苏州分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0-38页 |
5.1 N银行苏州分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营销现状 | 第30-31页 |
5.2 N银行苏州分行营销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5.2.1 营销观念滞后 | 第31页 |
5.2.2 创新力度不足 | 第31-32页 |
5.2.3 品牌建设单薄 | 第32页 |
5.2.4 定价不科学 | 第32-33页 |
5.2.5 个人理财业务服务专业性不强,业务流程不完备 | 第33页 |
5.2.6 客户目标群体基本相同,理财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 第33-34页 |
5.3 N银行苏州分行营销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38页 |
5.3.1 宏观原因 | 第34-35页 |
5.3.2 微观原因 | 第35-38页 |
第六章 N银行苏州分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的策略建议 | 第38-46页 |
6.1 大力推行产品设计和创新 | 第38-40页 |
6.1.1 准确的产品定位 | 第38页 |
6.1.2“点菜式”的产品设计 | 第38-39页 |
6.1.3 有序的产品开发 | 第39-40页 |
6.1.4 自主性的产品创新 | 第40页 |
6.2 全面实施品牌建设和管理 | 第40-42页 |
6.2.1 将品牌策略纳入营销整体战略 | 第41页 |
6.2.2 不断丰富品牌内涵 | 第41页 |
6.2.3 积极推进品牌质量管理 | 第41页 |
6.2.4 全面整合品牌的沟通和传播 | 第41-42页 |
6.3 合理运用定价方法和策略 | 第42-43页 |
6.3.1 遵循市场供求定价原理 | 第42-43页 |
6.3.2 灵活运用定价策略 | 第43页 |
6.4 建立健全营销服务管理 | 第43-46页 |
6.4.1 完善营销组织体系 | 第44页 |
6.4.2 健全客户经理制 | 第44页 |
6.4.3 强化客户关系管理 | 第44-46页 |
结束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