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物院人才队伍的激励与考核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 第11-12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1-12页 |
·论文的创新 | 第12页 |
·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 第12-14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激励与考核的相关理论 | 第14-23页 |
·激励理论分析 | 第14-18页 |
·科学管理理论和目标设置理论 | 第14页 |
·双因素理论及其后续研究 | 第14-15页 |
·公平理论 | 第15-17页 |
·组织激励策略及其效果 | 第17-18页 |
·激励机制理论 | 第18页 |
·体现奖酬制度原则 | 第18-21页 |
·奖酬制度的内容 | 第19页 |
·奖酬制度的重要性与作用模型 | 第19页 |
·设计奖酬制度要体现的原则 | 第19-21页 |
·与激励相关的绩效评估问题 | 第21-23页 |
·绩效评估的定义 | 第21页 |
·绩效评估的七要素 | 第21-22页 |
·绩效评估的方法 | 第22-23页 |
第三章 中物院人才队伍的管理现状 | 第23-31页 |
·历史背景与发展现状 | 第23-25页 |
·当前面临内外部环境的SWOT 分析 | 第25-27页 |
·当前人才队伍的管理现状 | 第27-31页 |
·目标管理的激励作用需强化 | 第28页 |
·竞争激励机制亟需引入 | 第28-29页 |
·关怀激励的力度仍需加大 | 第29页 |
·薪酬激励的作用有待加强 | 第29-30页 |
·考核制度必须进一步完善 | 第30页 |
·先进的用人机制亟待建立 | 第30-31页 |
第四章 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 | 第31-56页 |
·问卷总体情况 | 第31-33页 |
·问卷分析 | 第33-48页 |
·加权得分及综合分析 | 第48-56页 |
·加权得分最高的前五项 | 第48页 |
·加权得分最低的后五项 | 第48-49页 |
·完善中物院激励机制研究调查问卷统计 | 第49-51页 |
·综合分析 | 第51-52页 |
·存在问题的总结 | 第52-56页 |
第五章 岗位管理与考核机制的改进 | 第56-68页 |
·完善突出岗位和绩效的分配机制 | 第56页 |
·推行岗位管理,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 | 第56-58页 |
·军品岗位管理的初步设想 | 第58-61页 |
·军品岗位分类管理 | 第58-59页 |
·军品岗位管理的调整方案 | 第59-61页 |
·构建中物院多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岗位系列 | 第61页 |
·工作量系数 | 第61-64页 |
·乘积效应 | 第61-62页 |
·对比之误 | 第62页 |
·工作量系数标准之争 | 第62-63页 |
·错位之争 | 第63页 |
·相关建议 | 第63-64页 |
·构建基于量化的绩效考核体系 | 第64-65页 |
·关于评价的思考 | 第65-68页 |
·公正评价,强调创新质量 | 第65-66页 |
·绩效优先,打破绝对均衡 | 第66-67页 |
·求贤若渴,广揽将帅之才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激励机制的改进 | 第68-84页 |
·激励原则与措施 | 第68-75页 |
·完善和创新评价和激励机制 | 第75-76页 |
·科学评价与薪酬激励 | 第76-77页 |
·个人职业发展激励 | 第77-78页 |
·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激励 | 第78页 |
·多阶梯晋升激励 | 第78-80页 |
·创新机制,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 第80-84页 |
·建设良好环境,增强凝聚力和影响力 | 第80页 |
·发扬学术民主,培养创新型人才 | 第80-82页 |
·搭建人才成长和职业发展阶梯 | 第82-84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