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9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页 |
1.2 基于纳米材料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 第17-23页 |
1.2.1 石墨烯 | 第18-19页 |
1.2.2 碳纳米管 | 第19-20页 |
1.2.3 磁性纳米材料 | 第20-21页 |
1.2.4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 | 第21-22页 |
1.2.5 复合纳米材料 | 第22-23页 |
1.3 黄曲霉毒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第23-28页 |
1.3.1 概述 | 第23-26页 |
1.3.2 样品前处理方法 | 第26-27页 |
1.3.3 主要检测方法 | 第27-28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8-29页 |
1.4.1 免疫壳聚糖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其生物学功能鉴定 | 第28页 |
1.4.2 基于壳聚糖免疫磁性纳米材料检测黄曲霉毒素的研究 | 第28页 |
1.4.3 基于抗体修饰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检测黄曲霉毒素的研究 | 第28页 |
1.4.4 基于免疫亲和色谱检测黄曲霉毒素的研究 | 第28-29页 |
第二章 黄曲霉毒素免疫壳聚糖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其生物学功能鉴定 | 第29-47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9-31页 |
2.1.1 材料和试剂 | 第29-30页 |
2.1.2 仪器与设备 | 第30-31页 |
2.1.3 溶液系统 | 第31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31-34页 |
2.2.1 核壳型壳聚糖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31-32页 |
2.2.2 核壳型壳聚糖磁性纳米颗粒的表征 | 第32页 |
2.2.3 免疫壳聚糖磁性微球的制备 | 第32-33页 |
2.2.4 免疫壳聚糖磁性微球的生物学功能鉴定 | 第33-34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34-44页 |
2.3.1 核壳型壳聚糖磁性纳米颗粒的鉴定 | 第34-38页 |
2.3.2 免疫壳聚糖磁性微球的制备 | 第38-42页 |
2.3.3 免疫壳聚糖磁性微球的生物学功能鉴定 | 第42-44页 |
2.4 讨论 | 第44-45页 |
2.4.1 壳聚糖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44页 |
2.4.2 免疫壳聚糖磁性微球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 第44-45页 |
2.4.3 免疫壳聚糖磁性微球的吸附性能分析 | 第45页 |
2.5 小结 | 第45-47页 |
第三章 基于免疫壳聚糖磁性微球检测黄曲霉毒素的研究 | 第47-67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47-49页 |
3.1.1 材料和试剂 | 第47-48页 |
3.1.2 仪器与设备 | 第48页 |
3.1.3 溶液系统 | 第48-49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49-52页 |
3.2.1 样品前处理方法 | 第49-50页 |
3.2.2 UHPLC-MS/MS分析 | 第50-51页 |
3.2.3 重复使用性 | 第51页 |
3.2.4 方法确证 | 第51页 |
3.2.5 实际样品检测 | 第51-52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52-65页 |
3.3.1 净化条件优化 | 第52-56页 |
3.3.2 重复使用性 | 第56页 |
3.3.3 方法确证 | 第56-63页 |
3.3.4 实际样品检测 | 第63-65页 |
3.4 讨论 | 第65-66页 |
3.4.1 仪器方法优化 | 第65页 |
3.4.2 基质效应 | 第65页 |
3.4.3 实际样品检测 | 第65-66页 |
3.5 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基于抗体修饰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检测黄曲霉毒素的研究 | 第67-86页 |
4.1 试验材料 | 第67-69页 |
4.1.1 材料和试剂 | 第67-68页 |
4.1.2 仪器与设备 | 第68-69页 |
4.1.3 溶液系统 | 第69页 |
4.2 试验方法 | 第69-71页 |
4.2.1 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 第69页 |
4.2.2 抗体修饰还原氧化石墨烯膜的制备 | 第69-70页 |
4.2.3 样品前处理方法 | 第70页 |
4.2.4 UPLC-MS/MS分析 | 第70页 |
4.2.5 抗体修饰还原氧化石墨烯膜的特异性 | 第70页 |
4.2.6 方法确证 | 第70-71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71-83页 |
4.3.1 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的表征 | 第71-73页 |
4.3.2 抗体修饰还原氧化石墨烯膜的制备 | 第73-74页 |
4.3.3 前处理条件优化 | 第74-78页 |
4.3.4 抗体修饰还原氧化石墨烯膜的特异性 | 第78页 |
4.3.5 方法确证 | 第78-83页 |
4.4 讨论 | 第83-85页 |
4.4.1 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制备 | 第83页 |
4.4.2 抗体修饰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制备 | 第83-84页 |
4.4.3 基质效应 | 第84-85页 |
4.5 小结 | 第85-86页 |
第五章 基于免疫亲和色谱检测黄曲霉毒素的研究 | 第86-104页 |
5.1 试验材料 | 第86-89页 |
5.1.1 材料和试剂 | 第86-87页 |
5.1.2 仪器与设备 | 第87-88页 |
5.1.3 溶液系统 | 第88-89页 |
5.2 试验方法 | 第89-93页 |
5.2.1 黄曲霉毒素单抗腹水纯化 | 第89页 |
5.2.2 免疫亲和色谱吸附剂的制备 | 第89-90页 |
5.2.3 免疫亲和色谱的性能评价 | 第90-91页 |
5.2.4 免疫亲和色谱前处理方法 | 第91页 |
5.2.5 重复利用性 | 第91-92页 |
5.2.6 UPLC-MS/MS仪器条件 | 第92-93页 |
5.2.7 方法确证 | 第93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93-102页 |
5.3.1 免疫亲和色谱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 第93-94页 |
5.3.2 免疫亲和色谱分离净化样品基质的条件优化 | 第94-97页 |
5.3.3 重复性使用性 | 第97-98页 |
5.3.4 方法确证 | 第98-102页 |
5.4 讨论 | 第102-103页 |
5.4.1 免疫亲和色谱载体的选择 | 第102页 |
5.4.2 免疫亲和色谱方法的条件优化 | 第102页 |
5.4.3 基质效应 | 第102-103页 |
5.5 小结 | 第103-10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第104-107页 |
结论 | 第104-106页 |
1.成功制备了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净化的免疫売聚糖磁性微球 | 第104页 |
2.建立了基于免疫亮聚糖磅巧微球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并将其用于玉米、花生和橄揽油中黄曲霉毒素检测 | 第104页 |
3.成功制备了抗体修饰还原氧化石墨頗薄膜复合物,并将其用于兔血清中黄曲霉毒素的分离和检测 | 第104页 |
4.建立了可同时净化8种粮油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的免疫亲和色谱前处理方法 | 第104-106页 |
创新点 | 第106-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8页 |
致谢 | 第118-120页 |
个人简介 | 第120-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