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2-34页 |
2.1 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2.1.1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 第12页 |
2.1.2 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机制 | 第12-13页 |
2.1.3 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 第13-14页 |
2.1.4 自我效能感的国外相关研究 | 第14页 |
2.1.5 自我效能感的国内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2.2 工作投入研究综述 | 第15-23页 |
2.2.1 工作投入的概念 | 第15-17页 |
2.2.2 工作投入的相关理论模型 | 第17-19页 |
2.2.3 工作投入的测量 | 第19页 |
2.2.4 工作投入的国外相关研究 | 第19-21页 |
2.2.5 工作投入的国内相关研究 | 第21-23页 |
2.3 工作-家庭增益研究综述 | 第23-30页 |
2.3.1 工作-家庭增益的概念 | 第23-24页 |
2.3.2 工作-家庭增益的理论基础与模型 | 第24-27页 |
2.3.3 工作-家庭增益的测量 | 第27-28页 |
2.3.4 工作-家庭增益的国外相关研究 | 第28-30页 |
2.3.5 工作-家庭增益的国内相关研究 | 第30页 |
2.4 自我效能感、工作投入与工作-家庭增益的关系研究 | 第30-33页 |
2.4.1 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 | 第30-31页 |
2.4.2 自我效能感和工作-家庭增益的关系研究 | 第31页 |
2.4.3 工作投入与工作-家庭增益的关系研究 | 第31-32页 |
2.4.4 自我效能感、工作投入和工作-家庭增益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 | 第32-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 | 第34-37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34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34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34-36页 |
3.3.1 研究对象 | 第34-35页 |
3.3.2 研究工具 | 第35-36页 |
3.3.3 统计方法 | 第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研究结果 | 第37-63页 |
4.1 总体情况描述 | 第37页 |
4.2 企业员工自我效能感、工作投入和工作-家庭增益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 第37-57页 |
4.2.1 企业员工自我效能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 第37-41页 |
4.2.2 企业员工工作投入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 第41-48页 |
4.2.3 企业员工工作-家庭增益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 第48-57页 |
4.3 企业员工自我效能感、工作投入和工作-家庭增益的关系研究 | 第57-62页 |
4.3.1 企业员工自我效能感、工作投入和工作-家庭增益的相关分析 | 第57-58页 |
4.3.2 企业员工自我效能感、工作投入和工作-家庭增益的回归分析 | 第58-60页 |
4.3.3 工作投入对自我效能感和工作-家庭增益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60-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分析与讨论 | 第63-72页 |
5.1 企业员工自我效能感研究分析与讨论 | 第63-65页 |
5.1.1 企业员工自我效能感总体情况分析 | 第63页 |
5.1.2 企业员工自我效能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分析与讨论 | 第63-65页 |
5.2 企业员工工作投入研究分析与讨论 | 第65-67页 |
5.2.1 企业员工工作投入总体情况分析 | 第65页 |
5.2.2 企业员工工作投入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分析与讨论 | 第65-67页 |
5.3 企业员工工作-家庭增益研究分析与讨论 | 第67-69页 |
5.3.1 企业员工工作-家庭增益总体情况分析 | 第67-68页 |
5.3.2 企业员工工作-家庭增益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分析与讨论 | 第68-69页 |
5.4 企业员工自我效能感、工作投入和工作-家庭增益的关系讨论 | 第69-71页 |
5.4.1 企业员工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投入的关系讨论 | 第69-70页 |
5.4.2 企业员工自我效能感和工作-家庭增益的关系讨论 | 第70页 |
5.4.3 企业员工工作投入和工作-家庭增益的关系讨论 | 第70页 |
5.4.4 工作投入对自我效能感和工作-家庭增益的中介作用讨论 | 第70-7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6章 结论 | 第72-75页 |
6.1 结论 | 第72页 |
6.2 建议 | 第72-73页 |
6.3 创新之处 | 第73页 |
6.4 不足与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成果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附录 | 第93-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