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历史论文

高中历史教材静态难度的定量比较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7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第二节 研究对象第10页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3页
        一、研究目的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3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第13-15页
        一、研究方法第13-14页
        二、研究思路第14-15页
    第五节 创新之处第15-17页
第二章 历史教材静态难度评价模型的构建第17-27页
    第一节 教材评价的概念界定和相关研究第17-21页
        一、概念界定第17-18页
        二、教材评价的研究现状第18-20页
        三、历史教材评价研究现状第20-21页
    第二节 教材难度评价模型的发展第21-24页
        一、教材难度的认识发展第21-22页
        二、教材难度的影响因素第22页
        三、教材难度评价模型的发展第22-24页
    第三节 历史教材静态难度评价模型的构建第24-27页
        一、历史教材难度的影响因素第24-25页
        二、高中历史教材静态难度的评价模型构建第25-27页
第三章 四个版本历史教材与课程标准的知识静态难度比较第27-49页
    第一节 研究步骤第27页
        一、查阅相关资料,确定影响因素第27页
        二、构建评价模型,拟定赋值标准第27页
        三、选定样本,多方赋值第27页
        四、横向对比,分析结论第27页
    第二节 《课程标准》静态难度第27-29页
    第三节 各版本必修一教材四个模块的知识难度第29-39页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9-32页
        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32-34页
        三、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34-36页
        四、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第36-39页
    第四节 四个版本教科书静态知识难度结果分析第39-49页
        一、对课程广度的比较分析第39-41页
        二、对课程深度的比较分析第41-43页
        三、对课程难度的比较分析第43-49页
第四章 总结和思考第49-57页
    第一节 主要结论第49-50页
    第二节 若干思考第50-54页
        一、关于高中历史必修一静态知识难度的思考第50-51页
        二、对于各版本教材与课程标准之间形成难度差异的思考第51-53页
        三、对高中历史教材静态难度评价模型的思考第53-54页
    第三节 几点建议第54-55页
        一、教师选择和使用教材的依据第54页
        二、教材编写者编制、修订教科书的依据第54-55页
    第四节 本课题存在的问题第55-57页
结束语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致谢第63-65页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时代中学历史抗日战争史的教学研究
下一篇: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以陕西省2011-2015年试题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