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次 | 第7-9页 |
1 引言 | 第9-12页 |
2 柏林教学论模式 | 第12-23页 |
·柏林教学论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12-13页 |
·柏林教学论模式的主要观点 | 第13-17页 |
·柏林教学论模式的理论构想与目的 | 第13-14页 |
·柏林模式的因素分析 | 第14-17页 |
·柏林模式的再发展 | 第17-21页 |
·汉堡教学论模式 | 第17-20页 |
·佩特森对于柏林模式的补充 | 第20-21页 |
·柏林模式的影响与评价 | 第21-23页 |
3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介绍 | 第23-26页 |
4 德国汉语教学的现状与发展 | 第26-32页 |
·传统大学汉学系 | 第27-28页 |
·德国中小学汉语课程 | 第28-29页 |
·德国孔子学院汉语教学 | 第29-30页 |
·德国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5 柏林模式在德国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德国巴伐利亚州米尔滕贝克市高级文理中学为例 | 第32-44页 |
·柏林模式运用于德国汉语教学中的可行性 | 第32-33页 |
·柏林模式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米尔滕贝克市高级文理中学汉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 第33-41页 |
·米尔滕贝克市高级文理中学汉语课程的条件范畴因素 | 第33-36页 |
·米尔滕贝克市高级文理中学汉语课程的决定范畴因素 | 第36-41页 |
·在柏林模式下的汉语教学实例 | 第41-44页 |
6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作者简历 | 第48页 |